库迪,没能成为“第二个瑞幸”

前途未卜。

文|锌财经 陈妍

编辑|大风

库迪还没打算认输。

最近,库迪咖啡宣布了两件大事。一个是现行的门店补贴政策要延续到2026年12月31日,政策覆盖现有门店和未来新开的门店,根据房租和竞争等不同因素,不同门店将获得不同金额的补贴,最高单杯可补贴至14元。

另一个是,库迪位于安徽的全球供应链基地,终于正式投产了。

这两项措施,恰好一一对应库迪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近一年来,库迪像个丑闻制造机一样,跟联营商们闹翻、门店持续缺货、关店数量上升……外界都在传库迪快不行了,连对手瑞幸都直接缩水了9块9一杯咖啡的活动,懒得再和它打价格战了。

眼下,库迪跑出来官宣“好消息”,一定程度上也是想告诉外界,它还没退出且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从它目前的规划来看,这一打,起码又得两年。

从浩浩荡荡入场,到眼下在离场边缘挣扎,库迪满打满算也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咖啡市场从来不缺新故事,库迪想要留下来,留给它的挑战还有很多。

联营商们,都在苦苦支撑

库迪延期补贴政策,是想安抚现存联营商们的情绪,也给那些考虑加盟的新人一点信心。毕竟再不用真金白银支持,苦苦支撑的联营商们,都要“揭竿起义”了。

盈利二字,成为悬浮在库迪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过去一年来,库迪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直在跟瑞幸贴身肉搏打“价格战”,一杯咖啡从9块9,降到8块8,甚至是7块7。库迪想打仗,但为此买单的是联营商们,他们被迫走上了薄利多销的路。

根据招商证券推测的数据,库迪门店按照日均销售400杯、单杯10元来计算,投资回款周期大概在18到24个月。

问题是,日均销量400杯,完全是个理想状态。

据报道,此前有一位联营商曾透露,他是2023年4月开店的,选址还是当地的中心街,但是营业快一年下来,日均只有120杯,夏天旺季的时候也只有150-180杯。杯量上不去,但“房租人工水电每个月2.1万”的成本却降不下来,只能熬过一天是一天。

这不是孤例,根据腾讯数据库迪周杯量预估,三月初库迪的日均杯量已经创下阶段新低,只有128杯,较上个月的店日均杯量减少了28杯。算下来,库迪门店的日均杯量还不到400杯的三分之一,距离回本遥遥无期。

在这过程中,有部分库迪门店为了节约成本,甚至践踏食品安全红线,使用过期物料。

前段时间,有库迪员工在小红书上爆料,自己所在的门店,茶汤效期过了还接着使用,重新贴过一个效期,过期的奶和冻货,还有容器里面的原料,都会第二天重新贴一个新的效期,“都不知道用了多久了”。

这除了暴露出库迪内部管理能力的欠缺,也从侧面体现出,很多库迪门店陷入经营困境,可能撑不到回本的那一天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库迪咖啡被传出大面积关店的消息。极海品牌监测统计的数据显示,在90天里,库迪咖啡新开门店476家,关闭门店高达826家。虽然库迪方面解释称,闭店数据大,主要是因为大学店寒假临时闭店,开学后将正常营业,但真实情况是否如它所说,仍是存疑的。

靠着加盟模式发家的库迪,快要留不住联营商们了。

供应链拉跨,要啥没啥

至于自建供应链的饼,库迪从去年画到了今年,这才终于落地了。

早在去年7月,库迪官宣了,在安徽马鞍山当涂,建设了集研发、生产和品控于一体的华东供应链基地,预计2023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年产量将达到4.5万吨。结果后面投产时间一拖再拖,之后具体的投产情况还是个未知数。

说起来,库迪联营商杯量低、成本高,迟迟不盈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狂奔之下,库迪不肯修炼基本功,供应链积弊成疾。库迪董事长CEO钱治亚自己也承认:“门店爆发式的增长,给库迪的供应链体系、运营体系和技术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只管枪炮,不顾弹药”的后果是,过去一年里,库迪门店三天两头缺货,消费者们吐槽不断,联营商们有苦难言。

据报道,早两个月,有消费者发现,库迪的黑芝麻系列新品总是断货,连续好几天都买不到,但新品宣传的广告一直放在店门口。对此,库迪的员工也挺头疼的,说是原料订不到,补不上货。库迪官方客服则表示,他们会催门店补货,但具体有没有货,仍要以小程序或App的显示为准。

供应链又会影响到新品研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力薄弱。此前有库迪加盟商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封《致库迪咖啡公司管理层的另一封信》,里面直指库迪研发团队拉跨,出新品速度“感人”,憋了很长时间才出两款“换汤不换药”的新品。

小红书截图

咖啡赛道激烈竞争之下,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各家品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看到,近几年头部咖啡企业都在加码供应链建设。好比说去年9月,星巴克中国在江苏昆山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落成投产;今年4月,瑞幸投资的咖啡烘焙基地也在江苏昆山投产,再早之前,它还探访了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印度尼西亚等产区,挖掘更优质的咖啡豆。

眼下,库迪正加紧补足供应链短板,但跟这些前辈比起来,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现金流吃紧,库迪还在找新路子

补贴政策的延续,需要钱,供应链基地投产后的维护,也需要钱。这些前面挖的坑,都需要库迪后续拿出更多资金来填。

但库迪拿得出这么多钱吗?

去年6月份的时候,就有报道称,库迪现金流状况不太乐观。有知情人士透露,库迪已经开始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做结算。原本库迪给供应商的结账周期是45天,但如果这承兑汇票是真的,按6个月来算,相当于账期将被延长至225天。

更糟的是,库迪创始人陆正耀都成了资深老赖了。4月7日,陆正耀又新增了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8.96亿多元。去年3月份至今,他累计被执行金额近30亿元。

消费赛道遇冷下,库迪又顶着陆正耀的臭名声,大概率也拿不到投资机构的融资。现金流压力,成了库迪身上的一座大山。

为了找钱,库迪又整起了新活。

早几个月,库迪向联营商们大推特推起自己的奶茶品牌“茶猫”,还为此编造了一个相当“性感”的故事——人机协作。在门店最显眼的位置,放一台极具科技感的机械臂,让它来完成从取空杯、到制作饮品和塑封的全部流程,达到客户体验和结构成本的最佳匹配。

据报道,开一家茶猫的标准店,大概需要投资20万到30万元左右。店里的人机协作设备可以买也可以租,现在购买有折扣价大概是12万元,正常价格为15万元。如果采取租赁的形式,每台需交押金5万元,月租金5000元,租期1年起。

但茶猫的出现,究竟是提供了新想象力,还是纯纯割韭菜,现在不好说。

在社交媒体上,有关茶猫“难喝”“口味太淡”“出杯不稳定”的吐槽越来越多。有媒体计算过,机械臂制作一杯冰饮大概要35秒,同时制作一杯冰饮、一杯热饮的时间大概是1分40秒,这个速度不算快,是“一个员工慢悠悠也能达到的速度”。

或许比起制造新噱头,库迪眼下更需要做的是好好修炼内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