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并不是零售行业的解药

形式总会变着花一样的翻新,但本质才是最终的归宿。

投稿来源:侃见财经

悄然间,直播带货成了新的风口,只要和直播挂钩,股价就蹭蹭的往上涨。

前段时间,老牌家纺企业梦洁股份和当红主播薇娅搭上了关系,股价四天内拉出了四个涨停板,市值增加了17亿元。

截止上交易日,梦洁股份仍然牢牢在封死涨停板,封单达到了100万手。

网红造富的案例并不是孤例,梦洁股份之前的星期六更是如此。

雷军曾说过,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海尔张瑞敏也曾说过,现在直播带货非常红火,一晚上带货可以上亿,但所有的直播带货不管你多么红,都缺不了一句话——全网最低价。

换句话说,直播带货只是电商的一种形式,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是驱动力。

那么,消费者真的有那么多消费需求吗?这个答案是存疑的。

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社会上的各种角色)开始涌入直播的赛道,头部效应的刺激下,这种效应还在加剧。

我先在这里说个判断,直播并不是零售行业真的解药,它也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和团拼差不多,等风口过后,消费者的新鲜劲过去后一定是一地鸡毛。

对于这个判断,我想反对的声音不会少。但我们细想,过往的几年里,在商业上是不是隔上一两年就会换一个风口?

直播,并不是零售行业的解药

拿共享经济来说,共享经济大火的那几年,什么都可以拿来共享,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空间、共享单车……凡是能共享的领域都有资本的涉足。

几年过去了,和共享沾边的也就共享充电宝勉强还能维持,其他的共享项目基本上都成了炮灰。

而在这些共享项目里,最大和最惹人注目的就属共享单车这个项目。

当时,初入赛场的参与者号称要解决城市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后在资本的催熟下,行业迅速过剩。

从晋级赛到淘汰赛,共享单车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两年时间里头部玩家ofo融资超过了70亿,而摩拜也差不多,因为没有弄清楚这到底是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所以行业也会跟着资本上下起伏。

2018年,当两家都成为巨无霸之后。著名投资人朱啸虎力劝两家合并,但ofo创始人戴威觉得毫无必要,因为他认为这家公司最终会超越谷歌。所以,他拒绝了朱啸虎的提议,后来也拒绝了滴滴的收购。当然,摩拜胡玮炜也是持这种态度。

劝说无效后,朱啸虎清仓了手中ofo的股票,而他就成了共享单车里唯一全身而退的投资人。

不久之后,两家资金链都开始出现问题,然后就爆出了两家挪用用户押金的问题。起初,两家都予以否认,但纸根本包不住火。

押金风波愈演愈烈之后,两家也基本失去了融资的机会,一度ofo总部楼下甚至出现了排队退押金的现象,巅峰时期光退押金的人数就超过了1000万。

再后来,ofo总部搬离了原来的地方,现在总部在哪都成了一个谜,公司和几个创始人也几度上了被限制消费名单。而它的竞争对手摩拜也被美团收到麾下,名字也没能保得住。

综合来看,我认为商业一定有其内在的规律。

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亦或者现在的直播,其实背后都是流量思维。其实,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思维就是商业的主导。

我们再回到现在的直播行业,从梁建章直播到罗永浩直播,再到后来董明珠直播、明星刘涛、陈赫直播,他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流量!

作为社会名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大的IP。而且作为头部的他们平台给予的支持也是无限的。但是,消费者购物的本质是什么?需求!

最后再啰嗦一句,形式总会变着花一样的翻新,但本质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直播并不是零售行业的解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