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未名医药槽点直击

研发赛如火如荼,作为产业链中坚,CRO企业自然站上风口。

投稿来源:首条财经

全球疫情肆虐,盼新冠药如甘霖。

研发赛如火如荼,作为产业链中坚,CRO企业自然站上风口。

据悉,抗疫药瑞德西韦的临床研究中,泰格医药与药明康德旗下津石医药分别以CRO和SMO身份参与其中。

专家表示,尽管免费提供服务不会对公司带来业绩利好,但可能有助其参与到更多新冠治疗候选药的临床试验中。

从此看,泰格医药3月开启赴港IPO,可谓恰逢其时。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格医药)成立于 2004 年,2012 年于深交所上市。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创始人为叶小平、曹晓春,分别持股 24.82%、8.75%。。

行业看,竞品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已手握“A+H”利剑。泰格医药能否如愿第三家,战略急迫之心不言而喻。

不过,一些不确定性,值得考量。

有钱还是没钱

首先是募资。

招股书显示,泰格医药此次预计募资规模约10亿美元,主要用于扩大及增强运营产能或能力,以满足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潜在收购或投资提供资金,以补充现有业务;偿还借款;招聘技术及科学专业人员;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0亿美元,胃口不小。但从自身情况看,泰格医药似乎并不缺钱。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泰格医药总收入分别为16.83亿元、23亿元、28.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9.1%;净利润3.94亿元、6.55亿元、9.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7.3%。

净利增幅超过营收增幅,泰格医药的盈利能力可谓强悍。

毛利率看,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42.4%、42.7%及46.1%;净利润率分别为23.4% 、28.5%及 34.8%,逐年提升。

客户数量看,泰格医药拥有多元化的客户基础,且基数不断增加。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570名、1,788名及1,898名。

资金状况看,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22亿元、6.98亿元、20.07亿元,2020年前两个月进一步增至23.9亿元。

可见,泰格医药足够豪横,为何还继续融资,向H股伸手要钱呢?

业内人士指出,资金或为其次,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国内企业在港上市,能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对有志全球化的企业,无疑是一条便捷渠道。对于CRO企业而言,如想突破规模及营收增长瓶颈、做强竞争力,产业链的上下延申不可避免。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外表土豪的泰格医药,目前并不光鲜。泰格医药优势在于临床 CRO ,这是整个CRO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然疫情,对其产生负面效应。大部分临床试验是多中心临床试验,武汉出现问题,产业链条即受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批准的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城市都受到疫情波及,鉴于临床数据完整性和合规性,这会延长项目时间,新药上市也会迎来大面积推迟。

这其中的时间成本,需CRO公司自行承担,给其现金流带来风险。

5月6日,泰格医药表示目前无项目因疫情取消。但作为国内临床CRO龙头,单从项目延迟看,泰格医药也或无法独善其身。赴港募资,不排除缓解现金流压力、抵抗风险。

商誉压力,如何形神兼备?

还有烦心事。

实际上,或为突破瓶颈,泰格医药近些年已进行诸多投资并购。

2014年,泰格医药收购专注临床前CRO的美国方达医药;2015年,收购专注学术型研究的北医仁智;2016年,收购专注医疗器械临床CRO的捷通泰瑞及韩国DreamCIS、罗马尼亚Opera等公司,初步完成产业链布局。

遗憾的是,一路“买买买”,也让其商誉压力持增。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公司商誉由4.7亿元增加到了11.58亿元。

另一方面,相比大手笔投资,其研发投入有些“吝啬”。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4966.7万元、8802.5万元及1.24亿元,相关员工成本分别为4590万元、8160万元及1.15亿元。2019年,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例为4.43%。同期,药明康德为4.58%。更远低于恒瑞、复星、石药等创新巨头。

CRO中文全名“合同研究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以签订“合同”的形式,为医药企业提供研究服务。作为“卖水人”,无法享受后期巨大的附加价值,导致毛利率很低,业务主要源于药企反哺。

数据显示,CRO企业人员成本比大型药企低20-30%、研发时间可节省1/3-1/4 。这种向时间、成本要效益的低利润行业,是一个勤行、苦行,更是一个精行。除研发机制灵活,更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专业研发力的打造。

一定意义上说,CRO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利用收购模式协同效率资源,打造有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条,是一条参考路径。问题在于,产业链只是形,背后相应成熟、完善的创新赋能、整合协同体系才是灵魂。形神兼备,才能真正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身处强竞争、创新力说话的CRO赛道,泰格医药上述表现,显然有些短视和粗放。

医改大潮下,随着海外产能转移及国内创新药发展,CRO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竞争加剧,盈利空间压缩,对从业者的研发能力、效率提升也提出新要求。

我国CRO行业,主要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博济医药等领军企业。其中,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已实现“A+H”两地上市,并借助资本加持,完善优化产业链,提升竞争优势。

医药咨询专家何虹海表示,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入局企业越来越多,泰格医药面临成本增长,市场份额被瓜分的压力。因此可预见,伴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医改深入,市场竞争日益饱和,泰格医药需做深存量、拓展增量市场,以免在厮杀战中掉队。

造假丑闻,又刮减持风

不难发现,外部风光的泰格医药,亦背负重压,实际牌面并不乐观。

这或许,也是导致其乱象缠身的一个重要原因。

身处CRO产业第一阵营,泰格医药备受投资者追捧。截至5月9日收盘,为77.8元/股,市值超583亿元,相比发行价已上涨超2000%。

但就是这样的浓眉大眼者,曾被曝“造假”丑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药品注册申请自查核查,泰格医药的临床数据造假事件,浮出水面。

2015年12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第二批核查公告,泰格医药子公司泰格湘雅有两个项目上了“黑名单”,分别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受理号:CYHS1290126)和硫辛酸分散片(受理号:CXHS1400243),均由泰格湘雅担任生物样本分析单位。

粗放表现,在资本端更有体现。

比如监事因违规卖股票,泰格医药受到深交所关注问询。

据悉,时任监事王晓博在公司2018年报披露日前30日内,于2019年3月28日卖出公司股票2,600股,涉及金额15.98万元。

实控人、高管也不省心。

近一年来,泰格遭遇实控人、高管连连减持,让一众投资者伤心不已。

据蓝鲸财经报道,2019年至2020年3月底,泰格医药的重要股东减持已达50次,累计套现达18.65亿元。且在此期间,重要股东无一增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创始人叶小平和曹晓春二人扮演了主力角色,一共减持36次,累计套现达5.997亿元。

5月9日,曹晓春再甩大单,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00万股,套现3.71亿元。

2019年3月12日,泰格医药实控人曹晓春减持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983%,套现超5900万元;2019年5月14日,泰格医药副总经理ZHUAN YIN减持1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499%,约套现1亿;2019年7月10日,泰格医药监事施笑利减持1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512%,约套现9700多万;2020年1月16日,泰格医药副总经理ZHUAN YIN再减持36.84万股。

业内人士指出,公司实控人、高管连连减持或因股价过高,存在估值泡沫,说明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没有信心,在想办法兑现,以减少亏损。也有舆论认为,或与疫情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关。

不管是何原因,这对投资者的打击,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面对疫情来袭,今年不少企业的实控人,甚至整个高管层,选择逆势增持,以此坚定发展信念,提振内外信心。相比之下,泰格医药的表现甚为扎眼。难看吃相中尽显短利、短视之态,和上文的粗放违规表现,可谓一脉相承。

18亿净资消失,造假质疑

泰格医药并不孤独,相似丑态者还有未名医药。

先来看18亿净资消失事件。

据悉,2019年未名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体系资金余额高达5.07亿元,利息5435.67万元。作为解决方案,未名集团将价值23.23亿元的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抵债,但该资产的合理性存在问题。

由此,2020年开年以来,未名医药收到4次关注函。

2020年2月20日,为解释其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未名医药对吉林未名之前提供的账面净资产数值进行核查并做修正。

数据显示,1月18日时,其回复公告显示,吉林未名账面净资产为18.13亿元;然2月20日,这一数据被修正为1149.34万元。

短短一个月,相差18亿,引发舆论造假质疑,自然也引发深交所关注。

未名医药解释称,此前吉林未名将其所种植的林下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但林下参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不合适,所以将其改为生物资产入账方式。

咋看上去,有逻辑基础。但也引发了新质疑:未名医药账面净资产够不够抵债。

实际上,未名医药的财务数据之乱早有案底。

自2018年以来,未名医药因多次业绩披露、财务数据修正等违规受到监管处分。在财务审核、内控风控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业绩颓势,诉讼缠身

乱象之下,业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2018年,未名医药营收6.65亿元,同比下降达到42.8%;归母净利润亏损9578.91万元,同比下降124.66%。

公司表示,亏损是因全资子公司山东未名天源2018年5月8日起停产,导致收入、利润下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尚未恢复生产。

2019年,未名医药营业总收入约6.11亿元,同比下降9.39%;公司总资产下降至约34.62亿元,同比减少1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约23.69亿元,同比下降14.26%。

进入2020年,下滑趋势依旧未减。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101,885,863.74元,同比下滑1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20,716.49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此外,未名医药控股股东未名集团也“麻烦”不断。

数据显示,近几年,有关未名集团被起诉的案件高达264件。其中,涉及为北京天业佳艺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全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被出借人起诉案件高达131件。

从2018年开始,未名集团就先后被深圳罗湖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上海青浦区人民法院等4家法院列入失信名单;其董事长潘爱华也自2018年7月26日起先后被深圳罗湖区法院、北京海淀区法院等18家法院判决限制消费令名单。

监管风口,新周期信号

简单梳理,泰格医药、未名医药不乏槽点。

何以至此?

乱象背后,凸显了两者产业心、责任心的缺乏。

这从两者先后发生的临床数据造假、财务数据疑云中,可见端倪。

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生效,大幅提高了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信披违规、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

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对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1000万元罚款。包括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中介机构都将承担连带责任,处罚幅度提高到十倍。

而近期短短一个月,金融委三次发声,再次强调了合规经营、价值经营的重要性。

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加速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倡导价值先行成为核心要义。往期粗放逐利、野蛮收割的时代已经结束。核心竞争力支撑的成长力、抗风险力,成为新价值分水岭。

无论是对奋战A+H的泰格医药,还是身处舆论漩涡的未名医药,这都是一个强烈的周期信号。

个中取舍,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