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中华财险四大隐忧,洗牌周期下的一搏与新生

2020开年,保险业过得不轻松。

投稿来源:首条财经

2020开年,保险业过得不轻松。

4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67万亿,同比仅增2.3%,增幅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全国保险公司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减少约170亿元,降幅14.44%。

市场调整叠加疫情影响,行业负重前行。企业各中表现,又如何呢?

长期评级“A-”,业绩承压

5月4日,标普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产险”)的展望从“稳定”调为“负面”,并确认长期评级为“A-”。

标普认为,中国平安不断缩小的资本缓冲已增加其对资本市场波动的敏感性,以及增加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在宏观经济前景放缓情况下,中国平安的保险和银行业务在2020年可能会出现利润下降——资本积累放缓,或会削弱其未来两年的资本缓冲。

上述担忧,并非没有理由。

来看看业绩。

4月23日晚间,中国平安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63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3%,为359.14亿元。

产险方面,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5.89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44.21亿,同比下降23.34%,远超行业14.44%的降幅水平。

细分业务看,2019年报显示,平安产险保证保险保费收入从2018年的330.1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7.0亿元,赔款支出从137.89亿元增长到183.07亿元,承保利润从22.05亿元下降到15.52亿元。

上述业绩隐忧,在2020年,或有加深表现。

标普表示,在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情况下,平安产险信用保证险业务的拖欠率可能增加,这部分业务主要由个人和小微企业构成。预计其将进一步增加其信用保证险业务准备金。

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些债务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这类险种蕴含的风险较大,对市场主体风控要求较高。对于不具备风控能力的保险公司,建议审慎介入相关业务。

净利腰斩,风控漏洞

不止平安产险,另一巨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华财险),也在遭遇盈利挑战。

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华财险净利分别为9.07亿元、13.46亿元和11.38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48.40%,2018年下滑15.45%。

2019年,中华财险净利润5.73亿元,同比下降49.74%。

换言之,中华财险已连续两年净利下降,且2019年下坠态势加重,近乎腰斩。

这多少出乎了行业预料。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保险业在政策层面迎来极大利好。年初,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将保险企业手续费扣除标准提高至18%。尽管惠及程度不如寿险行业,但受税优政策影响,财险业净利也普遍迎来增长。

在此背景下,规模相近的大地财险和阳光财险,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06亿元、13.73亿元。

意外不止于此,再看核心偿付能力。

2019年1至4季度,中华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8.61%、200.55%、187.94%、187.32%,连续下滑。相比之下,大地财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71%,阳光财险为225%。

作为衡量偿付能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178家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5.2%,较上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7.4%。

2020年2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7.5%,流动性稳定,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显然,行业大趋势下,中华财险的尴尬下滑,凸显了加强风控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还有多维表现。

比如,近期刷屏的瑞幸造假事件。中华联合财险也因董责险,牵扯其中(15%承保份额),共计约1062万元保额或需理赔。

据了解,董责险全称“董事责任保险”,主要是高管董事言行不慎,引发股价暴跌,导致的投资人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目前,投保董责险的公司主要是在美上市企业,美国占比约98%,香港50%,

专家表示,该事件最终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付责任,还要看案件如何定性,判断其高管董事是否为‘故意违法’,一般而言,在赔付案件中,董事的疏忽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中华联合财险表示,暂无披露信息,最终将严格按照保险合同履行合同责任。

“踩”雷,不止一次。

据公开报道,2018年6月,中华财险与厚本金融合作,推出厚保宝产品。厚本金融官网披露了中华财险出具的声明函:厚本金融与中华财险就“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开展合作,双方已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符合中华财险既往惯常的核保政策的厚本金融平台借款人,中华财险将会承保履约保证保险。

厚本金融官网显示,厚保宝是由中华财险“全额本息承保”的产品。以“厚保宝180”为例,其扣费后参考年化收益率为7.4%-7.6%,锁定期为180天。其投资协议称,双方可约定投保保险,保费由借款人向保险公司支付。

2019年8月,厚本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

聚投诉平台显示,自2019年9月起,平台上针对“中华财险拒绝出险、理赔”的相关投诉增多。厚保宝的投资人,也开始向中华财险寻求理赔。

2019年11月15日,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承保范围内的业务依法承担保险责任,即日起会主动联系被保险人开展理赔,将在接收相关资料起30日内核定损失,损失经被保险人确认后10日内支付赔款。

乍一看去,中华财险有态度、有实操。

然从目前大量存在的投诉情况看,上述发言有打脸之感。

2020年4月16日,中华财险遭银保监会通报。

通报显示,自2019年5月以来,中华联合财险保证保险投诉集中爆发,监管认为中华联合财险存在三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是公司未在受到消费者理赔申请后告知消费者理赔程序和所需材料,也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赔偿的核定,违反了《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二是其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违反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三是公司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

罚单、投诉烦恼

虽语言简练,但可看出这家成立14年的老牌险企,品控风控存在不少漏洞。

实际上,中华财险已是罚单常客。

2019年,中华联合财险因车险、农险违规屡收监管罚单,车险业务曾被监管层叫停三个月。上半年,保险业最大罚单亦出自中华财险:2019年2月,中华财险因存在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虚假理赔以冲销投保人应缴的保险费三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四川银保监局累计罚款155万元,同时责令简阳支公司停止接受农险新业务一年。

进入2020年,情况未有改观。

短短四个月,中华联合财险已连收多份罚单,合规问题显著。

2020年1月9日,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中华联合财险河南分公司收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30万元。

紧接着,中国银保监会连云港、监管分局对中华联合财险连云港中心支公司费用列支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的行为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

进入四月,罚单更为猛烈,一连收到6张。

4月17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条款、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机构被罚80万元并停止接受信用保证保险新业务2年,两相关负责人分别被警告并处20万元罚款。

4月29日,中华联合财险徐州中心支公司及相关个人因存在虚列增值服务费向合作代理保险机构支付正常手续费以外费用,以及虚列车辆租赁费套取费用给予保险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被罚25万元。

同样,因“违规虚列费用套取资金”,中华联合财险临夏中心支公司被处以罚款15万元,时任副总经理刘建军被处警告并罚款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相关部门已披露20余条与中华财险相关的处罚信息,处罚金额超300万元。被罚原因涉及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农险保险理赔资料不真实、财务数据不真实、违规序列费用套取资金等,涉及包括河南、四川、连云港、天水等分支公司。且中华财险多次被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名单。

平安产险,也不省心。

5月8日,平安产险峡江支公司因伪造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被罚款3万元。

4月20日,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被罚款34万元。其中,公司被罚20万元,总经理曹阳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副总经理李晴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代理业务部销售总监朱蜀杭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九龙坡支公司经理娄亮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4月17日,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和虚列业务宣传费、服务费,平安产险本溪中心支公司被行政处罚56万元。

4月16日,承德银保监分局行政发布决定书,平安产险承德中心支公司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其他利益,被罚款人民币12万元。两名直接责任人被警告并处罚款4万元。

4月13日,保定银保监分局处罚书显示,保定中心支公司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被罚款50万元。

4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南通监管分局公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心支公司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监管备案的保险条款问题,被罚款15万元。

3月31日,青岛银保监局公布,其青岛分公司编制虚假报表资料、直销业务虚挂中介套取费用,被责令改正,并处38万元罚款。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20年前四个月,银保监系统针对各类保险机构(不含个人)累计开出罚单147张,累计罚金2301万元。其中,财险公司及中介机构罚单占比逾六成,编制虚假资料、违规给予合同外利益等成处罚重灾区。

专家表示,从处罚数量和罚款金额看,尽管同比去年双降,监管回归常态,但力度依然空前。预计今年银保监会或将出台更多细化监管措施,进一步弥补监管短板,防范风险,治理市场乱象。

这对平安产险、中华财险而言,自然不是好消息。

银保监消保发布的《关于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中华财险的投诉量达160件,居2019年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榜单的第二位,平安财险以83件居于投诉榜单第四位。

洗牌周期VS放手一搏

对保险业而言,合规性是企业生存底线,专业度是发展红线。

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发布3轮共计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仅2019年就推出19条,批准51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筹建和开业申请。

进入2020年,进程仍在加速。继年初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限制取消后,友邦保险率先宣布设立独资寿险公司,5月4日,汇丰控股旗下子公司汇丰人寿也变身独资公司。

显然,外资机构入华步伐仍在加快。这些拥有丰富经验资金,更成熟管理体系、人才储备的国际巨头,势必将重塑市场格局,鲶鱼洗牌应值得关注。

同时,伴随金融科技大潮,互联网巨头及行业新秀亦在加速重塑保险业。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正在形成。

市场份额重塑、集中度提升、头部洗牌加剧。显然,保险业已进入拼内力、拼初心、拼科技创新、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新周期。

内部盈利能力下滑、罚单缠身、投诉高企;外部强敌环伺、野蛮人虎视。面对内忧外患,四大掣肘隐忧,显然留给二者反思、革新的时间已不多。

如何改变,考验着当家人的大智慧。

先看平安财险。

资料显示,孙建平已在平安工作31年,曾历任过深圳分公司水险业务部室主任,平安保险大连代表处主任,平安保险总公司涉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等职。2011年5月至今任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

客观而言,作为9年老帅、经验丰富的孙建平不乏前瞻与危机意识。

早在2018年2月,其就给出了改进答案:数据、连接、生态,即数据驱动经营,连接构建生态,打造以客户为核心的智能保险新模式。彼时,孙建平曾表示,我们危机感很强,向跨界对手学习的意愿也很强。以前保险业较封闭,现在也面临野蛮人敲门,但仔细想想又有什么可怕呢!他们能变,我们也能变。

不难发现,学习、创新、改变,是其应对内外挑战的重要抓手。

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两年时间,掐指回望,从上述种种问题看,平安产险的成绩单难言乐观。如何加强实操、用学习创新,夯实核心内力,改变提升风控、品控力,真正做强做精智能新生态,平安产险亦或孙建平还有更多知行合一、效率效果的思考。

中华财险当家人徐斌亦是如此。

多年来,中华保险人事变动频频。

近4年,历经董事长3次变更,总经理2次变更。2018年以来,中华联合财险股权不断变更,而市占率在2018年仅3.6%。

2019年7月,中华联合财险公告,公司董事长由梅孝峰变为徐斌。2019年12月4日,集团官网披露,高兴华正式担任中华保险集团总经理。

两位新帅,如何带领中华财险走出困境、换发新机,是一个舆论焦点。

变不离常,常变常新。

借用老帅孙建平的话说,与其坐等被颠覆,不如放手一搏。

问题在于,只有蛮力、口号还不行,如何顺应周期、敬畏规则、夯实基本功、博出差异优势、创新实效、扎实专业力的新生姿态,更是重中之重。

各中取舍,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