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物业、朗诗生活谋上市,疫情之下物管企业或加速分化

经过新冠疫情的“大考”,知名物管品牌正迎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020年的物管上市潮,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些。

近日,华润物业、朗诗生活等物管公司,相继被曝出赴港上市的计划。与此同时,万科物业、开元物业等公司则开启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动作,扩张意图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得益于优良的服务,部分物管企业或脱颖而出,在进行对外和对内增值领域拓展时,品牌优势日益显现。同时,疫情也迫使企业分化加剧,带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为抢占市场,客观上也会推动部分物管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开年8家物业公司谋上市

2月26日,据IPO早知道消息,华润置地(HK:01109)近期召开会议,计划加速上市进程以便在2020年完成挂牌上市。据进一步消息称,华润置地计划募资39亿港元,已选择聘任建银国际、中金、花旗及高盛为保荐人。

当日,港交所信息显示,鸿坤集团旗下物管公司烨星集团(以下简称“鸿坤物业”)通过了港交所聆讯,即将在港股挂牌上市。

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1月份以来,包括朗诗绿色生活、正荣服务、金融街服务等8家企业被曝出赴港上市的计划。其中,金融街物业、宋都服务等5家企业已提交招股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蓝鲸房产指出,通过上市,物管企业可以募集所需资金,有助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物管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强周期性的特征,也进一步激发了房企拆分物业上市的行动

蓝鲸房产注意到,疫情爆发以来,房地产、建筑、医疗等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物业股却继续维持住了增长趋势。近一个月以来,奥园健康生活(HK.03662)股价涨幅超过50%;保利物业(HK.06049)、绿城服务(HK.02869)、时代邻里(HK.09928)等公司的股价涨幅超过10%。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以往难以突破的社区增值服务领域,在全民“宅居”的背景下,也取得了意外的进展。

疫情来临后,世茂物业推出的“茂家”APP,提供包括无接触外卖、快递“跑腿”等免费便民服务,为所管项目的复工人员保驾护航;万科物业依赖“住这儿”APP,推出了“住这儿,一起宅”系列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业主的距离。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社区+等领域无形中得到拓展,也让部分物管企业看到了“曙光”。

疫情迫使企业分化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重组整合。

此次,虽然物管企业大展身手,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不同规模的物管企业,其服务水平却大相径庭。可以看到,在万科物业、碧桂园物业等企业,由于防控措施得当受到好评的同时,兰州、合肥等地区的多家物业公司却被约谈,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当地中小公司。

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短期支出增加等问题也让部分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据开元物业总经理谢建军透露,一个多月以来,单单购买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以及员工饮食的投入,开元物业就差不多耗费了1000万元。

在不少中小企业裁员的同时,万科物业等企业却提前启动了2万人的招聘计划。招聘岗位中,既包括物业安保等基层人员,也包含了数字化产品及开发、物业专家等中高端人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既有应对当下疫情的需求,也着眼于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克而瑞分析指出,疫情迫使企业分化加剧,这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业主对品质服务的追求会不断挤压大量提供低竞争力企业的生存空间,有资源有能力的企业会借助此次机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品牌,向前进一步发展,并对长尾企业进行整合。

彩生活HK.01778)总裁黄玮表示,这次疫情虽然对物业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对好物业公司可以说利大于弊,相信社会对优质物业的需求会增加,有利优质物业未来对物业费的收缴和议价能力提升,并且为未来发展增值服务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无论华润物业等企业选择上市,还是万科物业、开元物业积极招聘人才,都折射出物业人对后续的乐观态势。而经过新冠疫情的“大考”,知名物管品牌正迎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