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证券刘亦千:巨额理财资金需重新配置,偏股基金是未来最好的资产

2019年科技、医药、消费板块上涨趋势能否持续?权益基金业绩普遍回春,为何基民依然觉得不赚钱?2020年哪类资产最值得配置?什么样的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基金经理的表现又该如何考量?

回望2019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科技、医药、消费板块收益颇丰,2020年是否会继续这样的趋势?

2019年公募权益基金业绩普遍回春,更是有多只基金业绩翻倍,为何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展望2020年基金行业会迎来怎样的变化,哪类资产最值得配置?

未来什么样的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基金经理的水平又该如何考量?

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蓝鲸财经专访了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请他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问:2019年新发行基金产约1000只,合计规模约一万亿元。在部分新基金爆款不断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增长规模不大。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刘亦千:根据我们的统计,最近几年存量基金份额整体都在流出,规模增长基本靠发行新产品,这既和基金行业的竞争压力有关系,也和销售渠道的业绩考核机制绑架了基金市场有关。

关于新产品的募集情况,我认为2019年爆款基金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所谓的“网红”产品,这类产品的火爆是由于明星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品牌号召力所形成的网红效应,但我认为这种效应在未来会被削弱。

第二类是解决市场实际困难或问题的基金,比较典型的是央企、国企转型类的ETF。这些企业的流通股转向流通是需要通过一个路径的,相比过去通过券商和私募机构进行市值管理的方式,我认为发行特种ETF很好的平滑了操作过程中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同时也盘活了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唯一要警惕的是民营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违规减持。

第三类是一些细分板块的产品,比如债券基金中的中国债指数、3-5年票据指数产品、权益基金中的行业主题基金等。这也是资本市场的功能向资产配置转型的标志之一,体现了市场对于精确投资的需求在大幅提升。

问:2019年公募权益基金业绩普遍回春,更是有多只基金业绩翻倍,这样的行情下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你怎么看?

刘亦千:基民觉得不赚钱,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投资者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巨大变化,习惯了去追逐和寻求高额回报,他没办法容忍更低的回报率。在股票市场中,由于交易便利性,这样的想法体现的更为显著,说白了就是频繁择时,从而没有享受到本应获得的回报。

而基金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追求短期收益的需求,大量的发行新的产品并且运用不恰当的方式推介基金,比如片面地宣传明星基金经理;选择性地宣传短期表现较好的基金产品等。这样营造出基金产品短期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欲望。

第二,许多基金在产品设计上比较宽泛和灵活,没有清晰有效地将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和风险收益特征传递给投资者,这就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选择成本。尤其是混合基金,一些产品的投资方向、业绩比较基准和实际持仓的差异非常大,作为大众投资很难去识别,只能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去验证,这也是造成基金投资者获得感不足的原因之一。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几家基金评价机构最近提出的倡议书中特别强调了要尊重业绩比较基准,要把业绩比较基准体现的风险收益水平和特征清晰地传递给投资者,这样才能降低大众投资者的选择成本。

问:2019年业绩领先的基金持仓多集中在科技、医药、消费等板块,2020年市场大方向上是否会出现风格切换?

刘亦千:2019年表现比较好基金的确实是集中在所谓的新经济板块。新经济板块主要是三块,第一块是5G概念,包括支持5G的电子、信息技术板块,第二是医药板块,第三是消费板块,包括传统的必需消费如食品饮料、家电等,另外证券保险我认为也是属于大消费板块的组成部分。

但是2020年这种风格是否会有延续,这个尚不明确。2019年表现最好的其实是大盘成长股,大盘价值股表现也不错,反而小盘类的表现并不是非常好。

我认为2020年首先市场分化会进一步加大,不会出现2019年这样整个板块“鸡犬升天”的情况。第二,2020年可能会有一些板块的切换,这几年体现非常明显的是整个国家把资本市场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老百姓大量的沉积资产需要配置,这些低风险资金转向权益资产的话我相信它追逐的是经营稳健,分红稳定的板块,这些板块本身经过多年改革,淘汰了落后产能,我相信2020年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表现。

问:展望2020年,基金市场将发生哪些重要变化?你看好哪类资产?

刘亦千:我认为2020年还是延续2017以来格局的延续,本质是中国政府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的变化,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我认为以前资本市场的功能是为发展经济而提供资本补足,提供融资,而现在我们的经济结构要转型升级,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这意味着原有的融资结构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发展了。

原有的第一第二产业是重资产产业,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融资需求,但第三产业是轻资产的,这就需要很专业的人对它进行定价,最终就导致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定位由原来的融资功能转向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发挥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

在这样背景下,我个人看好股票基金,尤其是主动股票基金。未来最好的资产一定是股票资产,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资产无外乎股票、债券和房产。现在提倡“房住不炒”,而发行债券其实是增加社会杠杆,而我们的现在还在去杠杆,另一方面债券的信用定价也在发生作用,只有股票是长期发展资金,是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

问:如何看待2020年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

刘亦千:我个人对2020年债券市场持中性观点。目前市场普遍预测在货币宽松政策下利率会进一步下降,但我认为这样的背景下反而更加有利于权益资产,债券资产利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国内对于债券信用定价并未做到足够的专业化,因此只能一刀切的去定价,好的投资机会很有限。另一方面,11月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因此货币的宽松程度也未必会很高。

问:你认为未来值得长期持有的权益基金产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刘亦千:首先在公司层面管理稳定,团队构架完善,内部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同时有相对较好的历史业绩能够去验证。

产品层面上,第一投资是相对分散的。行业集中度高的产品我认为是赌一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我认为应该信任的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板块。第二在交易行为上不过分追求择时和行业的流动,不过于激进。

基金经理层面上,首先要有充足的经验去应对市场的变化,同时需要对中国的产业有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新兴产业,相比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科技医药等新兴产业市场定价并不充分,这就要求基金经理通过专业能力去判断和发挥作用。

总之,我仍然相信高度分散化的,有一定侧重的,投资风格偏稳健的基金在未来能产生超额回报。

问:你如何考察一位基金经理的表现?

刘亦千:我认为首先应该看他是否足够勤勉尽责,一个足够努力的基金经理表现至少不会太差。

第二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否符合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投资需求并不相同,我个人比较看重投资的分散化和合理的换手率。

第三是经验,尤其是在震荡市和熊市中做资产管理的能力。比如在熊市中,有的基金经理通过斩仓控制风险,有的通过对行业板块的调整控制风险,有的(在不斩仓的框架下)通过对持票的调整控制风险,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是第三类,因为只有保持稳定的风险暴露才能获取长期合理的回报。2019年私募整体表现不如公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仓位不足,承担了较高的机会成本。

问:近日监管层给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独销机构下发了公募投顾业务资格,你怎么看待公募投顾业务的发展前景?

刘亦千:投顾要解决的问题是,大部分投资者其实是不那么理性和专业的,投资顾问通过和投资者的互动让他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以及理性的投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投资者画像。

过去画像的工作是由卖方来做的,由于存在利益不一致,其实在投资者面前树立了巨大的信任鸿沟。从国外的经验看,投资顾问与医生、律师一样是一个人一生都要与之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因此投资顾问首先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的陪伴和投资者建立高度信任的关系,能够真正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为他们服务。

我个人认为未来一定是投顾的天下。这也和中国的宏观背景有关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富起来的第一批人现在刚刚开始将资产转移给下一代。老一辈的人赚到的钱通常用于扩大再生产,但新一辈的人继承财富后需要的是保值增值,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需求,而且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发生,这意味着投顾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目前而言,投顾业务还处在试点阶段,重要的是起步阶段能够平稳发展,各家试点公司切入点看似不同,但实际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依然有待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