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年华》到《狗十三》,现实主义青春片会越来越多吗

中国不缺爆米花电影的追逐者,无论观众、导演还是资本,但中国电影更需要那些反映现实题材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有一部电影被压了整整5年,最近终于跟观众见面了。

看过之后,我怀疑导演偷看了我的日记,不然那些只敢跟日记本说的话他怎么都知道。

它几乎再现了中国所有90后的成长轨迹,有网友这样评论:

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这是一场青春的斩首示众,而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其中一员。

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

《狗十三》:90后残酷青春物语

电影的英文名字是《Einstein and Einstein》,故事也是围绕两只名叫“Einstein”的狗展开的。

13岁的中学少女李玩出生在一个二三线城市的优渥家庭中,父母离异,爸爸再婚,她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强行改掉李玩兴趣小组的志愿后,爸爸送来一只狗,讨她欢心。李玩给它起名叫爱因斯坦。好心的爷爷一次遛狗的时候松开了狗绳,爱因斯坦丢了。李玩疯了一样去找狗,大人们只觉得她是在胡闹。

他们不愿意正视问题,只想息事宁人。一只长得很像爱因斯坦的狗出现在了李玩的面前,所有人都逼着她“相信”这就是爱因斯坦,自此,一场名为“成长”的“凶杀案”拉开序幕。

李玩开始被逼着接纳爱因斯坦,接受自己突然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到后来,被爸爸逼着在中年男人的饭局上给油腻的张叔叔敬酒,而这里几乎是全片唯一能让人笑得出来的段落了。

饭桌上,张叔叔问李玩在看什么书,李玩说《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那是娃们家看的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看咱们古人,一句话就把时间的事儿说清了,”张叔叔以过来人的姿态教育李玩。

结尾,李玩在自己的庆功宴上吃下了“好心叔叔”点的红烧狗肉……家人终于相信李玩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知道,这一切有多残酷。

电影的母题是国内青春片少有的“教育与成长”,在这部片子里三代同堂,没有一个坏人,但却一起铸成了这个成长困境,看着心酸又无奈。目前该片豆瓣评分8.4,超越了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来几乎所有的国产青春片。

银幕里的青春终于不再是打架、高考、早恋、堕胎,《狗十三》找到了我们每个人青春最真实的样子。

“应该说只要你是一个中国孩子,只要你在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国家庭中长大,李玩的故事一定跟你有所重合,区别只是重合得多少,甚至有些人可能还过载。”

——知乎网友:小林透纳

国产青春片是如何变成“青春期堕胎史”的

网上关于青春片有这样的段子:

美国青春片有三宝:社团、派对、浪且屌

日本青春片有三宝:清新、励志、结局好

中国青春片有三宝:打架、高考、怀孕早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青春片基本上都逃不开校园恋爱、怀孕堕胎这样的桥段,演员基本也是俊男靓女,各种流量小生小花排队上,仿佛只有校花校草配有青春,普通少年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日子都不配有姓名,但其实后者才是青春片真正的意义所在。

“你以为青春是好事吗?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意大利作家莫里亚克这样描述,它充满危险,充满不确定,充满了冰冷的、也许是腐烂之中的事物,并不是一个单纯美好的东西。

北大学者戴锦华曾有这样的说法,“所谓青春片的基本特征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

《阳光灿烂的日子》被视作中国电影史中青春片的鼻祖,那个年代的青春期在电影中被明确而又清晰地呈现出来,但当时间进入2013年,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将中国的青春片拖入了“青春偶像片”的单向轨道。

据统计,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作品,青春片占了三席,分别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其中《致青春》以超过7亿的票房位居第二。而在2014年,青春片仍是国内电影市场的消费亮点,不但数量众多,且《后会无期》(6.29亿)、《匆匆那年》(5.78亿)、《小时代3》(5.26亿)的单部票房收入也都超过了5亿,在此之后,贩卖青春成为了一门绝佳的生意。

在这类所谓的“青春片”中,选角基本上是流量明星的角斗场,高话题、高颜值的演员,男才女貌的角色设计,基调时尚,故事大都逃不开青春期的爱情故事,所谓的“残酷青春”则被脸谱化为“男孩打架、女孩堕胎”,似乎在迈向成年人的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只有一个困扰就是爱情,而那些少年时代与成人世界的复杂矛盾被简化,青春期本身的意义被彻底遮蔽……

这一结果其实是市场的选择,新锐导演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电影市场:小镇青年成为主流观影群体、互联网文化的蔓延、IP流量成为了新的生产力……晦涩深刻的内容渐渐无法刺到生活承压青年们的痛点上,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粗暴的解压阀,有的时候是一场大笑,有的时候是对美好青春的回忆,即便那些所谓的“青春”与真实相去甚远,但作为一种“快消品”它足以满足那些疲惫生活中世俗的幻想。

从《嘉年华》到《狗十三》,现实主义青春片会越来越多吗

除了《狗十三》,去年也有一部真实到有点让人心痛的青春片——《嘉年华》,讲述了两个女孩被性侵后引发的一场从当事人到围观者的小型“地震”,这部“敏感”的电影最终摘得第54届金马奖将最佳导演奖。

从《嘉年华》到如今的《狗十三》,曾经被“偶像片”垄断的“青春片”终于有点儿“青春”的样子了,也有人因此判断,“现实主义青春片”会越来越多。

的确,看过了这么多的爆米花青春片,不少中国观众已经进入了审美疲劳期,“流量明星+IP改编”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一试百灵,当初顶着大IP的大热青春片基本上都是破5亿的票房担当,而如今即便祭出“吴亦凡+刘亦菲”这样的大杀器组合,《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的票房也不过刚破3亿,豆瓣评分低至4.1。

但“现实主义青春片”却依然生存艰难。即便赶上了社会事件的热点,金马影片《嘉年华》的最终票房不过2260万,虽然被各大公众号吹爆,唤起了90后的集体共鸣,《狗十三》排片只是超级英雄大片《海王》的零头,上映三天票房2192万。

中国从来不缺爆米花电影的追逐者,无论观众、导演还是资本,但中国电影更需要那些反映现实题材和社会问题的作品,正如刘慈欣所言,“在中国,现实的引力实在太沉重了,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我们比想象中更需要现实主义电影。这些电影会变成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这一代人去认识自身和家庭、社会的关系。

《狗十三》有多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它们的存在已经足够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