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迷恋炒股,斥资1亿认购私募基金

随着冬虫夏草的神话破灭,青海春天也面临着业务转型的困境。其半年报中所披露的主营业务范围,也已经拓展出了包括对外投资、白酒、广告文娱等多方面。

11月26日晚间,青海春天(600381.SH)公告称为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并取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公司拟以1亿元,认购杭商资产发行的杭商锦带2号私募投资基金,首批已缴款5000万元。

据悉,此前青海春天控股孙公司恒朗投资已经斥资1亿元,买过一次杭商锦带2号私募投资基金,并在2017年年底收获高达29%的收益。

就在大手笔布局投资业务的同时,作为曾经的“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却受到冬虫夏草的神话破灭后的影响,主营业务急转直下,快速萎缩。根据三季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9个月,青海春天的营收与净利双双大幅下降。

再度买入同一只私募基金

据悉,杭商锦带2号私募投资基金是杭州市杭商资产旗下的一只私募证券基金,基金经理许俊杰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际注册分析师(CIIA),曾就职于海宁市资产经营公司、上海鼎峰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合伙企业份额、信托计划份额、资产管理计划(含私募基金等)、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及其他财产权利等。

青海春天的公告显示,早在2017年5月青海春天的控股孙公司石河子市恒朗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就以1亿元的自有资金认购过这个杭商锦带2号私募投资基金。公告称,截至2017年12月31日,这笔投资已产生超过2900万的投资收益,期间回报高达29%。

蓝鲸财经在杭商资产的官网注意到,这家在中基协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机构,其在官网上所展示的在管基金却既包括股债策略基金、纯股票基金,还有一系列的股权投资基金。2017年4月,中基协要求私募管理人专业化管理原则,即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申请登记时,应当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等机构类型,以及与机构类型关联对应的业务类型中,仅选择一类机构类型及业务类型进行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只可备案与本机构已登记业务类型相符的私募基金,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营多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这也就意味着2017年4月之后,杭商资产已经无法再新增备案任何股权类私募基金产品。不过,在杭商资产的官网上,股权投资基金仍然是其宣传的重点之一。

极草神话破灭,投资变成主业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青海春天的净利润,从2011年的1159.61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66亿元,3年实现30倍的增长。2014年,顶着“冬虫夏草第一股”头衔的青海春天,开始借壳*ST贤成欲登陆A股。2015年6月4日,贤成矿业变更公司名称为青海春天。

但借壳上市后的青海春天,道路却并不平坦。2016年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终止了冬虫夏草作为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同年3月底,青海春天的主营产品冬虫夏草纯粉片停产。这一年,冬虫夏草纯粉片的营收从11.17亿元下降到1.87亿元,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49.48%,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31.49%。

随着冬虫夏草的神话破灭,青海春天也面临着业务转型的困境。

蓝鲸财经梳理发现,正是青海春天旗下这家恒朗投资,去年5月还拿出了3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了望正资产所发行的望正恒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从今年7月,公司的一份赎回公告中可以看出,恒朗投资已经在7月13日赎回了其中2.5亿元本金,截至2018年6月底,此次投资总共收到1680万元的收益,期间收益不到6%。

青海春天的对外投资还远远不止这些。2018年3月青海春天通过收购西藏听花酒业100%股权。4月,青海春天宣布出资3亿元,与舟山正缘发起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舟山春天酒业产业发展基金。7月,公司投入2000万元,投资宁波灏海辰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主要从事文娱产业投资。

从近年来陆续进行的股权类投资可以看到,青海春天业务的触角,早已翻过了冬虫夏草这一页,其半年报中所披露的主营业务范围,也已经拓展出了包括虫草、投资、白酒、广告文娱等多方面,每一个布局都走得非常跨界。

然而,仓促的多元转型却并没有能够挽救青海春天的经营颓势。公司2018年三季度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1-9月青海春天的营收为2.54亿元,同比下降30.74%,净利润为6460.03万元,同比下降65.83%。此外,截至9月30日,青海春天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为5.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