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苗”民意沸腾,不能“自罚三杯”了事

7月22日晚间,长生生物回复深交所称,目前,公司百白破生产车间已经停产,公司正积极研究百白破组份疫苗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联疫苗。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我们感到十分的自责和愧疚,再次向各位接种者和投 资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公司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进行彻底整改,确保生产的合规性、真实性、可靠性、可追溯性以及疫苗质量的安全性。

这个周末没有比疫苗更热的事件,65 万支问题疫苗带来了全民恐慌,而涉事上市公司长生生物也陷入舆论的风暴口中。

从昨天早上开始,小鲸朋友圈就被自媒体公号兽楼处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文章刷屏。“疫苗造假”上了微博热搜,除了关键上市公司长生生物外,“武汉生物百白破”也成为热搜第七。

虽然《疫苗之王》目前已被删除,但其他自媒体转载的文章也很快突破了10万加。据了解,《疫苗之王》被删之前的阅读量就达到了有600万+。

在《疫苗之王》这篇爆文中,作者兽爷揭露部分不良奸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文章称,“北大医学部的专家将注射失效的疫苗总结为两个字——杀人。”

事件演变到今天,引发了多方关注,人民日报连续发文,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也在今日下午相继发出系列文章,如《疫苗四问:监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三评疫苗事件 | 是谁让他们在边违法边在疫苗和资本市场大发其财》。

如果说兽爷的文章是一个导火线,再次点燃了大家对事件的关注度,那么事件发展在今天,舆论更多地来到对企业本身的质疑,对监管部门的问责。

“疫苗事件”二次发酵:网友怒怼长生生物,官媒集中发声

事实上,这是“疫苗事件”的第二次登上头条,7天前,处于“疫苗事件”漩涡中心的长生生物因为狂犬疫苗造假,被收回《药品GMP证书》并停止狂犬疫苗生产时,媒体就开始了对疫苗以及该企业的关注。

随着长生生物因百白破疫苗不合格被罚344万的处罚决议一出来,加上《疫苗之王》的刷屏效应,舆论再次被引爆。一时间,疫苗旧案,疫苗安全,监管问题等质疑和恐慌纷涌而至。

可想而知,网友的愤怒溢于言表。

刘强东在微博上怒怼疫苗门公司股东,称“这种人至少该判无期不得假释!!!”

而官方媒体也频频发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发布《四问长生生物百白破疫苗旧案:25万支劣药今何在?》的报道,追问252600支销售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问题疫苗的下落,并认为“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我国目前对于类似违法违规行为处置较轻,警示不够。

《南方都市报》:一家劣迹斑斑的疫苗企业,垄断或参与瓜分国内相关领域的疫苗市场,不断接到违规罚单的同时也不断获得生产资质、接到疫苗订单,在曝出丑闻与领受“无痛”惩罚的拉锯中,婴幼儿的健康、公众的生命安全长期身处险境。一度被“偶合反应”成功解套的疫苗质量问题,终究要直面生产与监管的全盘拷问,对涉事企业严惩之余也要追究其生产资质的获取流程乃至监管的失守甚至惩处的宽纵。

人民日报山东分社就问题疫苗发布微信文章,强调不能任由恐慌、愤怒情绪蔓延,相关部门须及时回应关切,官方须及时回应关切

《新京报》发布题为《疫苗焦虑,何以解忧?》的快评:问题疫苗究竟销往哪里,自己的孩子是否注射过问题疫苗,如果注射了又如何补救等,家长们眼前如同一个信息黑洞,难以及时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只能用猜想来增补信息真空,进而加剧了恐慌情绪。因此,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的正确方法,不是简单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理性,而是相关信息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既要跑在谣言前面,也要跑在猜想前面。

《经济参考报》:对疫苗造假决不能“罚酒三杯”了事。在一些网民看来,“这种企业不退市真的难消心头之恨”。网民“趋势巡航”称,狂犬疫苗关乎生命,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GMP证书,像这种无良无德的上市公司就应该直接退市,还要处罚到倾家荡产。

疫苗事件“二次发酵”之后处理结果猜想

疫苗事件舆情汹汹,那么风波过后,涉事企业、监管部门将会迎来怎样的结果,我们还不能不能打上安全有效的疫苗?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首先备受关注的是 25 万支问题疫苗的去处。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25万多支被抽检出质量问题的百白破疫苗在山东省被使用了多少,还剩多少,打了这些疫苗的儿童该如何补种?目前官方还未对此做出回应,但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省已经制定问题疫苗重新接种计划,但目前尚未实施。

各地卫生计生委疾控处也急忙发声,力图缓解公众“疫苗恐慌”,四川,广东,北京,河南等省市均回应未招标采购两个问题批次疫苗,上海、重庆等地则表示已全面停用长春长生疫苗。

其二,涉事企业长生生物的命运:会面临更多的跌停还是会退市?

在昨天晚上,兽爷原文被删除后,知名证券博主招财大牛猫也发表跟进的文章《钱挣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害人》,其认为“证监会之前说过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违纪会启动强行退市,像长生生物这种祸国殃民的作恶企业无论怎么看都符合标准了,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此外,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也表示,只要构成重大信披违法,长生生物难逃强制退市命运。虽然根据目前的退市规则,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证监会正在拟定的新的规则,涉及信披之外的其他重大违法违规,也可能引发退市。

对于长生生物的命运,也有网友戏称:“重罚100万元或者自罚三杯以示惩处”来表法此前对企业遭受的轻度惩处以示不满。

对于广泛认为的200多万的处罚过轻的质疑,许峰表示,由于法律规定的限制,吉林省药监局对长生生物进行“没一罚三”的处罚,从行政处罚角度看,已经体现了其违规严重性了。对于长生生物,食药监以及证监会都应该关注涉事主体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如此严重影响的事件,仅仅做个行政处罚,真的是太不能服众了。”

对于长生生物的处罚,许峰建议:“要提高行政处罚的上限,目前违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第二个就是要加大刑事责任追究力度。”

让“问题疫苗”重出江湖,谁之过?

面对多家媒体、社会法律人士、医疗界专家的一致问责,与长生生物有着相关的各方同时陷入舆论旋涡。

今天上午,在《疫苗之王》这篇文章中被认为与产生生物有着某种特殊联系的A股疫苗公司康泰生物也很快做出回应,撇清与长生生物的关系。公司董秘表示,有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疫苗之王》的文章,因某疫苗企业生产记录造假而质疑国产疫苗行业。该文章多处不实,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疫苗企业没有股权关系和业务往来,目前该文已被微信公众号平台删除,但仍造成了部分媒体的转发和公众的误解。公司与事件无关,经营有序,产品质量稳定,一切正常。

但很快,南方都市报爆出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曾贿赂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官员,看来要撇清关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爆炸式的“疫苗事件”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媒体都认为这是涉事企业固然可恶,但监管部门的失守更应深究。

2016年3月,国家曾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两年后,“问题疫苗”重出江湖,官媒所称的“一查到底”是否真正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考验的是监管层的决心。

正如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关于疫苗,公众的恐慌该如何平息》的文章中所说,令人遗憾的是,两年前侠客岛写的文章,现在看,依然适用。该文认为,漏洞正是从批示中点到名的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而来。这三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分配,是疫苗事件带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文章强调,监管中的漏洞,才是核心问题。别的问题并非不存在,而是不致命。

澎湃新闻在《三评疫苗事件》中提到:“监管部门对问题疫苗企业长期宽监管,从善意的角度看,可能是希望培育“民族疫苗企业”。但市场的客观效果看,这很容易为权钱交易找到借口和遮羞布,从而为权钱交易打开方便之门。多年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宽容和善意做大了疫苗企业,却没有使之变强,相反只是使之变得更加嗜利、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