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激辩电视问政:是一问就灵的仙丹还是政治秀场

【火线舆情】央媒激辩电视问政:是一问就灵的仙丹还是政治秀场

一则名为“广西南宁电视问政现场民众送书记苍蝇拍”的新闻让电视问政瞬间又火了一把。

3月27日晚,在广西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位当地市民当场抨击指责,甚至有一位市民还将一把“苍蝇拍”送给到场的县委书记,希望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

近几年,关于电视问政的新闻时不时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取得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全国许多城市还是出现了水土不服,有些节目渐趋平淡,有些甚至干脆被取消了。

关于电视问政,有人欢欣鼓舞,一些涉及公权乱用的现象被曝光,特别是看到电视问政出现了一些“火辣”镜头,认为这是社会风气进步的表现。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与其把功夫用在电视问政上,不妨用在平时工作中。电视问政很容易陷入“审美疲劳”,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29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对于电视问政的“突然蹿红”,各家媒体的评论更多倾向于冷静反思。

人民网文章认为,电视问政并非一问就灵的仙丹,问政舞台也并非官员秀政绩的秀场。

中国青年报文章指出,“问政”不等于“问责”,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上,短短几分钟,想要厘清典型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是非曲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视问政作为舆论监督的方式之一,有其短平快的好处,但短板也很明显。至于电视问政里的“火药味”,恐怕更不能当做指数标杆来热炒。

以下为相关媒体评论:

人民网:希望电视问政少一些作秀

电视问政节目的基本套路是:曝光问题,质问“一把手”,敦促解决问题;然后官员当场表态,给出办理的时间表。可以说,问的是政更是责,让被问政的干部“脸红、出汗”只是表象,目的是让他们“马上办”,同时也让没有被问政的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多地电视问政节目播出以来,也的确收到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良好效果。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醒地认识到,电视问政并非一问就灵的仙丹,问政舞台也并非官员秀政绩的秀场。今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等新手段如果因担心“领导尴尬”“节目冷场”进行某些“设计”,问政就会异化为展示政绩的工具,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希望电视问政少一些作秀,真正成为官民良性互动的桥梁。

新华网:并不是所有的“电视问政”都那么真实

电视问政作为一种直面问题的政务处理方式,可以说是工作模式上的创新,尤其是通过记者暗访、群众直接提问、官员现场“考试”、观众直接打分的方式,无不显示着“电视问政”是立足于解决民生难事,希望能用行动诠释“执政为民”的真谛。

其实,这样“看起来很美”的“电视问政”毫无意义,问题依然是问题,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无法前进半分,只有“空谈”没有“落实”的“电视问政”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是在透支群众对官员的信任。

有句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电视问政”只是这个节目而作准备,根本不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改变,那么必然会让对“电视问政”满怀期望的群众失望,那么以后“电视问政”还能有人关注?

中国青年报:“问政”不等于“问责”,构建常态化的问政机制更有意义

从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来看,确实抓人眼球。不过,回头看去,风风火火的“电视问政”,除了在武汉等部分城市常态化坚持了下来,在许多城市是“一阵风”“一场秀”,并未能真正纲举目张。比如,在一些城市,问政“问”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为严重。可见,再“毒舌”的问政,也并不能“代偿”常态的行政作为能力与水平。

“问政”不等于“问责”,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上,短短几分钟,想要厘清典型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是非曲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视问政作为舆论监督的方式之一,有其短平快的好处,但短板也很明显。至于电视问政里的“火药味”,恐怕更不能当做指数标杆来热炒。

让官员有说话的“机会”,让市民有问政的“能力”,构建更为常态而正常的问政机制,也许比一档看点诱人的电视问政节目更有意义。

北京青年报:电视问政不能满足“有比没有强”

于电视问政而言,当前既有必要看到其进步,也必须看到其不足。在现实语境下,电视问政的确“有比没有强”,不能因为没有“一步到罗马”,而否定其积极意义。但对于公权来说,也不能满足“有比没有强”。如果说一开始电视问政的出现,还能给人带来新鲜感,那么发展到现在,特别是作风建设的背景下,还只是满足于一档节目的火爆,也就太让人失望了。(蓝鲸传媒 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