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雪花10亿美元收购喜力中国 中国啤酒或打开跨国并购窗口

上个周末,关于国内啤酒龙头企业华润雪花啤酒有意收购喜力在华业务的消息可谓甚嚣尘上,据称,该交易的价值或超10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此桩联姻,认为雪花可以通过收购喜力填补高端产品线的缺失,有利提高企业利润,而雪花自身在公司资源、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也能够助力喜力品牌的发展。

其实,自2016年以来,国内啤酒行业拐点已现,啤酒结构趋势不断走高,酒企已经很难再以跑马圈地的方式进行扩张。有观点认为,未来几年国内啤酒业或通过“大鱼吃大鱼”的并购,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但目前国内市场优质的标的物已不多,不排除境外并购。

雪花啤酒欲饮喜力?

据路透社消息称,华润雪花正在寻求收购喜力的在华业务,该交易的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据称,上述交易双方可能会以换股的方式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或涉及喜力位于广东、海南和浙江的3家啤酒工厂,以及喜力在中国分销运作的品牌。但“细节还没最终完成,谈判也有可能失败。” 

蓝鲸产经记者致电雪花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尚没有适合对外公布的信息,一切以公告为准。喜力的一位高层则直接向记者否认此事,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雪花啤酒在3月9日发布公告指出,董事会已经注意到近期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和成交量增加。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经常探索和进行有关潜在交易的商业和战略商谈,而其等的共同目标是为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扩大和释放价值。

中国品牌研究研究员朱丹蓬对蓝鲸产经记者表示,华润作为央企,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在中国市场实力强劲,但是其产品序列中缺乏塔尖即中高端产品,如果此次“联姻”能够成功,喜力能够弥补华润雪花在中高端发育迟缓的缺口,而且能够借助华润雪花的力量进行发展,双方的市场品牌都能够加分,对于中国中高端啤酒行业的格局有着深远的意义。“双方属于‘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收购填补高端缺口

有数据显示,雪花啤酒目前在全国有98家啤酒厂,旗下拥有雪花啤酒及30多个区域品牌,产品覆盖国内的25个省市、区,市场占有率约为28%。据2017年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雪花啤酒综合营业额为157.74亿元,同比增长3.7%。

值得注意的是,雪花啤酒虽然在规模和体量在国内啤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企业的毛利率并不高。据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雪花啤酒毛利率为33.7%,低于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41.6%和40.9%。

对此,朱丹蓬指出,国内啤酒行业的净利润普遍偏低,尤其是华润旗下核心产品雪花啤酒主打中低端,高端产品发展与市场不匹配,产品结构亟需升级,结合目前中国啤酒结构不断走高的趋势,雪花啤酒对外寻求收购品牌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

而喜力目前在中国主要销售喜力啤酒、老虎啤酒等品牌,据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19.08亿欧元,同比增长5.4%。但年报中也得到“喜力品牌的销量在中国承受压力”。

另据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在年轻族群中(即18至29岁),喜力在中国所有主要的品牌中享有最高的知名度,近45%的常规啤酒消费者知道喜力这个品牌。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此项潜在交易对雪花而言正面,因为喜力在高端业务上有强劲定位,交易或会令雪花在高端业务的产品有所提升,而现时其产品组合倾向于低至中端。

横向收购仍处窗口期

自2016年以来,国内啤酒行业出现拐点,酒企很难再现跑马圈地式扩张,啤酒结构呈现不断走高趋势。

目前啤酒市场呈现诸侯割据的情况,前五强分别为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有数据称,这五大品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据了解,华润雪花主要市场为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青岛啤酒主要占据了山东和陕西市场; 百威英博占领了黑龙江、吉林、湖北等地市场; 燕京啤酒集中在北京、广西和内蒙古市场; 嘉士伯则通过参股、控股或合资建厂的方式,成为了“西部啤酒王。

业内有观点认为,预计未来3-5年内啤酒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进一步洗牌。朱丹蓬认为,结合国际上的啤酒市场情况来看,特大型生产企业的增长路径基本都是通过并购迅速做大。从顶层设计来看,并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做大手段,国内啤酒市场也很可能通过并购,采取资本杠杆的方式诞生巨头。“国内啤酒市场的五强已经逐渐呈现出分级,燕京和嘉士伯有退向二线军团的趋势,从体量、资源和产品等方面来看,雪花啤酒最具机会成为真正的寡头。”

啤酒专家方刚也对蓝鲸产经记者指出,未来啤酒行业横向并购仍处于窗口期,未来将出现“大鱼吃大鱼”式的并购。由于国内啤酒市场中优质的标的物已经不多,因此不排除出现境外并购。(蓝鲸产经 朱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