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产品不如靠补助?清睿教育的人工智能产品到底质量如何

2016年被称为教育界的“人工智能元年”。两年后,内地市场中主打人工智能+教育的上市公司,例如科大讯飞;乃至新三板的清睿教育,到底做出了什么成果?

近期,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区块链的应用和模式,一定会出现,也一定会出现在教育领域”。此言一出,各教育类垂直媒体/自媒体纷纷加强对“区块链+教育”的关注。区块链技术俨然有成为下一个教育投资风口之势。

那“上一个教育投资风口”——人工智能技术呢?现在该技术与教育的契合度到底有多高?对外表示自己在做“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司,到底做出了多少成果?

科大讯飞反响平平,新三板公司能否有“点睛之笔”?

有业内人士向蓝鲸教育指出,人工智能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但从见效的角度来说,五年之内都不太可能真正会有特别大的效能。目前,已经有科大讯飞、网龙、清睿教育等上市公司以“人工智能+教育”作为主要的业务发展思路。

蓝鲸教育曾在之前推送的名为《增收不增利,科大讯飞能否撑起700亿市值》等文中指出,与一些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沟通时,他们大多表示对科大讯飞AI教育的具体产品或服务,感觉并不充实。科大讯飞目前可能也就在其机器人业务中,存在AI的具体落地方案。但在机器人行业中,它的地位又做不到像大疆那样无可争议,“至于教育产品中的AI特性,体现得则更为模糊”。

不论外界评论如何,科大讯飞毕竟是一家总市值超800亿的上市公司巨头。但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雄厚背景下,其“AI+教育”业务在业内只是反响平平。港股公司由于财报披露制度与A股存在不同之处,外界难以探查驰声科技的具体财务信息。因而在“AI+教育”概念持续“热”了两年后,蓝鲸教育选择冷静思考,从清睿教育入手,观察其“AI+教育”的发展战略,能否有“点睛之笔”

深究财报,清睿教育抱住“补助”的大腿?

蓝鲸教育通过查阅清睿教育挂牌前的审计报告,及其2015、2016年的年度报告,整理出一份摘取部分重要财务指标的图表。

如图所示,清睿教育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虽高,但波动相当大。2013-2016年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2.15%、37.95%和80.24%。但与之对应的,其营业总成本却相当稳定地以60%左右的增长率逐年递增。60%的增长率,对于一家成本主要为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的公司而言,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偏高?

2016年清睿教育业绩优异,但问题是其最终赢取的利润,真的像该公司董事长朱奇峰之前在接受蓝鲸教育采访时所言:“我们不靠关系、不盯国家经费,我们是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清睿教育2013-2016年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37.93%、13.82%、13.95%和24.09%。清睿教育2015年营业利润实际处于亏损状态;并且2015年其净利润同比下跌26.07%,此时政府补助占其净利润的13.95%——的确不高。但到了2016年,其净利润同比暴增310.06%时,其获取的非经常性政府补助占比也提升至24.09%。

更早的2013年,清睿教育获取的非经常性政府补助,更占净利润总额近四成。这与朱奇峰身为中组部第九批国家级专家是否有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由图可得,苏州市政府对清睿教育的补助力度相当强。

甚至,所谓“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只是清睿教育获得政府补助的一小部分。

蓝鲸教育查询清睿教育2016年年报发现,“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要远多于其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且这一部分同样会被计算在利润总额中。

如图所示,清睿教育2016年获得的营业外收入,计入利润总额中的约为1085.40万元。

我们发现,1085.4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中,有1075.80万元为获得的政府补助。换言之,清睿教育2016年约为1816.58万元的利润总额中,有1075.80万元为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占该公司2016年利润总额的59.22%,接近六成。这意味着清睿教育2016年赚取的营业利润,还不如政府补助“来得痛快”。

事实与朱奇峰曾经“我们不靠关系、不盯国家经费,我们是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这一说法,是否截然不同?

其次,还有两处细节问题需广大投资者关注。

第一,清睿教育2015-2017连续三年,其上半年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尽皆为亏损,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亏损基本明显大于净亏损——一定程度上代表清睿教育主营业务,在最近三年的上半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该公司在公告中也提出,“公司软件主要依靠学校进行推广,并辅助学校的英语教学,因此通常在学期中收入较多,而在寒暑假则收入会大幅降低”。目前学生寒暑假分别为1-2月份、7-8月份,分布在每一个经营年度的上下半年。故上述说法是否合理,我们不得而知。

第二,据清睿教育2016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6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约为1808.54万元,此时员工有189人;2015年此项支出约为1289.67万元,彼时员工有179人。据此估计,清睿教育2016年员工人均薪酬福利为7974元/月;2015年则为6004元/月。

据苏州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2291元。折合计算2015年清睿教育员工,人均薪酬福利尚不及同年苏州市的平均水平。

另据科大讯飞2016年年报所示,该公司2016年员工人均薪酬福利约为9421元/月。按此计算科大讯飞2016年员工人均薪酬福利,要高过同期的清睿教育近两成。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软件公司,清睿教育是否应该拿出更具竞争力的薪酬,来保证人才不会流失?

“清睿这种靠销售地推的模式,只能呈线性增长”

蓝鲸教育近期与数位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进行沟通,从校方、产品和行业三个角度,了解从业者眼中的清睿教育。

其中一位资深校方采购人员向蓝鲸教育表示,口语100就是通过口语评测,来为学生提供口语练习、测试的服务。清睿教育是一家典型的B2B2C公司,日常销售最重要的就是切入学校,通过学校向学生收费。“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基本不会涉及到盈利,但学校组织、引导甚至推荐这种行为,在渠道地推时起了决定性的因素”,他指出。

在此人看来,这种模式决定了口语100的营销,就是一个很重的、渠道地推的线下销售模式。而线下销售的增长不可能出现几何级的爆发,所以清睿教育的营收,是一套线性增长的模型。该采购人员表示,“如果靠产品,技术过硬的话完全能以点带面地爆发。但像清睿这种靠销售地推的模式,只能呈线性增长”。

另一位深耕于语音识别的产品研发人员指出,清睿虽然是一家把人工智能作为主打噱头的公司;但其经营模式本质上做得和传统教育公司没有明显差别,“朱奇峰在做的就是一桩挺传统的买卖”。在英语口语评测里面,口语100并没有成为行业中的一个翘楚。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核心的语音识别、产品UI或线上运行,“它都是一个相对中庸、保守的产品”。

这位熟谙技术的受访者表示,虽然行业内都希望清睿这样的公司能在AI方面有所建树,“但根据近期舆论、包括国外的一些新闻,我们发现黑科技终究需要一天天地打磨,才会出现”。人工智能已经火了两年,但即使有科大讯飞的营收和利润规模,到现在其进展依旧有限。他认为,“清睿教育这种一年营收还未上亿的新三板公司,哪怕把所有利润都投入技术研发,估计也是杯水车薪”。清睿教育对资本介入这件事比较敏感,大多数时间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地啃人工智能这块“硬骨头”。

中央电教馆移动项目专家、资深教育信息化一线工作者马永纪则向我们表示,目前清睿教育的竞品并不少,“例如一起作业、英语流利说、驰声科技、科大讯飞等,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在融资方面都要优于清睿”。

在马永纪看来,当竞品公司不断融资,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时,清睿教育要面临的生存压力会日益明显。在资本力量薄弱时,公司产品研发、市场运营、销售推广的能力就将至关重要。“这些重人力的环节,受环境影响其实相当大;这些都是清睿需要考虑的风险”,马永纪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