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单贴现业务国内“启程”,期待多赢也需警惕风险

昨日,保监会发布《人身险保单贴现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保单贴现机构注册资本、业务运营、信息报备等多环节提出要求,保单贴现业务在国内开始逐步落地。

1月8日,保监会发布《人身险保单贴现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推进保单贴现业务试点,对保单贴现进行定义分类,并规范保单贴现交易行为。《意见稿》要求保单贴现机构注册资本不可低于5亿元,并将注册资本在银行进行托管,试点施行为期2年。

《意见稿》是保单贴现在国内的首次落地,但在国际市场,保单贴现业务已经较为成熟,收益率稳定在13%—15%,通过保单贴现业务,保单持有人、投资人、保险公司均有所收益。但值得关注的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保单贴现业务背后仍存道德风险、监管风险,因此,保单贴现业务是否能够在我国保险业平稳落地,还有待观察。

红线划定:保单贴现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资金源于“自有”

意见稿首先明确了保单贴现的定义和类别,即保单持有人以保单满期给付折价或被保险人保险责任发生给付折价的方式,通过保单贴现机构将保单收益权转让给保单投资人,并从中获得贴现资金。

从保单贴现的类别来看,保单贴现分为普通贴现和重疾贴现。普通贴现是当保单持有人无力续费或不愿意持有保单时,将保单进行贴现的交易行为;重疾贴现则是指重大疾病患者进行保单贴现,获得贴现资金以解“医疗救治之急”的交易行为。

其中,具体的产品类型包括普通型终身寿险、普通型两全保险和普通型年金保险。

与此同时,《意见稿》对于保单贴现试点机构和保单投资人在经营条件、业务推进、信息报备等多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保监会强调了保单贴现机构在经营条件中的必备要求。首先是在资金层面,《意见稿》明确指出,机构的实缴注册资本金不可低于5亿元,且保单投资人的资金来源仅限于使用自有资金开展业务,其中机构投资人自有基金以净资产为限。

同时,《意见稿》要求保单贴现机构选择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作为合作对象,开立托管账户并将注册资本存入托管账户。在正式开展保单贴现业务前,保单贴现机构不得动用注册资本,在正式开展保单贴现业务后,注册资本应处于持续托管状态。

在另一方面,保监会表示保单贴现机构应具备技术层面的条件,具有支持业务运营的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与业务系统、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对接的技术能力。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意见稿》对于保障贴现人的权益也有所强调。首先,贴现保单合同生效时间要超过2年,保单贴现资金应在贴现进行后3日内一次性支付给贴现人。

与此同时,保监会要求保单贴现业务保持透明度。一方面,保单贴现机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披露交易服务项目、贴现合同条款、收费标准、作业时限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签订合同时,保单贴现机构在合同的签订现场需要同步的录音录像。

新业务的落地必然需要相应的监管措施。与保险公司相同,保险贴现机构的高管变动、业务经营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同样需要报备保监会,而未按照规定进行报告或擅自开展保单贴现业务、损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等行为将会被保监会责令改正。

保单贴现已过“而立之年”,国际市场中收益稳定

此次保单贴现业务试点的推行,代表着保单贴现业务开始逐步迈进中国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保单贴现业务的发展已经持续了近40年。

据了解,保单贴现最早出现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艾滋病病人面临失业、生活及治疗的压力负担,而美国的寿险保单多为终身供款,一旦中途断供,此前的供款将付诸东流,由此,保单贴现出现。

此后,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也逐渐出现保单贴现业务,当保单持有人有资金需求时,可以按照保单的市场价值,将保单的收益权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转让。

而随着医疗的进步,重症病人的生命相应延长,美国保单贴现的业务开始向其他适用于贴现的寿险业务扩展,包括老年人群及继续资金的保单持有人。由此,保单贴现已逐渐转变为一种养老金支取方式和理财工具。目前,在美国,保单贴现市场开始重点关注需要长期照顾和需要依靠退休补贴的中低收入老年人,鼓励即将获得医疗救助的老年人利用保单贴现作为其支付长期护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数字显示,近几年保单贴现在国际市场的收益率基本稳定在13%—15%之间,这与保单贴现的价值稳定性相关。保单贴现由保单持有人寿命和保单保额决定,受经济趋势、市场波动、政治动态的影响较小,且与股票、基金等市场环境的相关性较低。

因此,由于保单贴现业务的风险较小且理赔金额能得以保证,存在潜在的高投资回报,保单贴现业务已具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保单贴现业务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仅从美国数据来看,据预估,到2030年65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会持有8,000亿美元的人寿保单,其中1,610亿美元是符合保单贴现的。

保单贴现落地国内,“多赢”背后仍有风险

近几年,陆续有保险业内人士呼吁保单贴现业务在国内落地的声音。有媒体消息称,北京保险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其产业园在2014年建设基础设施体系时,就开始着手打造保单贴现平台。也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单贴现业务主要为保单增加流动性,打通保单持有人的退出通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意见稿》贴现保单的分类来看,包括重疾险在内的寿险是保单贴现业务的重点。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拓展养老资金的来源渠道是保险业近几年持续探讨的方向。

开展保单贴现业务,理论上对保单持有人、投资人以及保险公司都有所助益。对于保单持有人而言,借助保单贴现,保单持有人能够增加获取养老金和筹措医疗费用的渠道,以解燃眉之急,“如果身患重病或由于财务状况变化不能继续缴费,保单贴现能够满足寿险保单的持有人出于多种原因的变现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表示;对于投资人而言,通过购买保单,在被保险人身故或保单满期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获取收益;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单贴现业务能够保障保单的续期缴费,维持保单的有效率。

尽管保单贴现业务看上去是“多赢”的交易,但值得关注的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保单贴现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是在道德风险方面的挑战,据了解,在美国保单贴现市场存在相当数量的保险欺诈,对保单贴现机构和投资人都造成相应的损失,对此,保监会在《意见稿》中要求保单贴现机构引入精算事务所、医疗机构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加强对被保险人健康情况的专业评估,以及后续跟踪服务,从而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

在监管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保单贴现业务对于我国保险业还是新鲜的“舶来品”,保单贴现业务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在国内落地后出现哪些问题还未可知,虽然保监会在《意见稿》中强调会统筹负责保单贴现业务的监管,并要求各地保监局负责辖区内保单贴现业务的日常监测与监管。但能够做到在保单贴现市场的“万无一失”还未可知。

因此,从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保单贴现业务的开展有积极作用,但在试点业务推行的过程中还需要谨慎运行,通过试点进行市场观察,并积累相关的业务经营、风险防范经验。(蓝鲸财经 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