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记者比县领导还坏”:没有记者,天下就太平了?

【火线舆情】中新网评“记者比县领导还坏”:没有记者,天下就太平了?

编者按:3月25日,中新闻发表评论文章《没有记者,天下就太平了?》,文章指出,在那些被追问或被曝光的采访者面前,记者本就天然地“不讨好”。发生事故后不想被问到尖锐问题的官员,不愿非法行为被公之于众的黑作坊老板,必然不会认为眼前的记者和善可亲。

文章强调,记者的职责是揭露事实,报道真相,但他们的义务也仅至于此。不能因为有不好的记者就一棒子打死整个行业,该做的不是拒绝记者,而是加强对记者的管理。

以下为全文:

江西一名男婴进医院就诊后死亡。在记者采访这个事件时,医院副院长称记者“多管闲事”,并激动地说:“记者是最坏的,比县里领导还坏。如果社会没有记者,社会不是这个样子,天下就太平多了。”

相信不只是这位副院长有微词,不少人都对记者有一些负面看法,只不过这一次,这位副院长直白地说出来了。

为什么记者“最坏”?

记者遭遇尴尬并不是第一次。曾几何时,这个本该因为揭露真相而受到尊敬的职业,反而变成了指责的对象。

为什么记者成了坏人?

在那些被追问或被曝光的采访者面前,记者本就天然地“不讨好”。发生事故后不想被问到尖锐问题的官员,不愿非法行为被公之于众的黑作坊老板,必然不会认为眼前的记者和善可亲。

但近年来记者也越来越容易被读者批评。在媒体与信息化网络传播结合愈加紧密的现在,媒体一方面被要求更快更及时,另一方面门槛也降低不少。于是,虚假新闻、反转新闻、不严谨不专业新闻数量的增加,大大降低了媒体在公众心中的信用度。

和所有职业一样,记者也不是神

就像医闹的群体错误地认为医生应该是万能的,只要病人送医就必须治好,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记者应该是万能的。

确实,记者的职责是揭露事实,报道真相,但他们的义务也仅至于此。

他们必须处理各种方向的新闻,而又不可能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你不能指望一个撰写社会新闻的记者既是疫苗方面的专家又是能写出引力波深度科普的物理学资深人士,你更不能指望报社在千千万万个领域都雇佣相应的专业记者。

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是他们的责任,但提出处理办法并付诸实践却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记者只能让你知情,但不负责为任何问题找到解决之道,也没有轻易把社会引导或者塑造成理想情况的力量。

他们要寻找事实,但只能通过采访等方式收集材料,也可能被拒绝、被欺骗,甚至被威胁。有时候,事件逐步展开,今天的报道只能根据今天掌握的情况来写,记者不可能预测调查,更没有可以尽览真相的上帝之眼,有的“反转”新闻,转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陈述事件的人。

你嫌第一时间看到的新闻不够全面,又嫌综合性报道不够及时。

你嫌记者只挑吸引眼球的内容哗众取宠,却没注意到自己根本不愿意打开那些数量更多的、不那么“劲爆”的新闻。

当你抱怨记者时,可曾先想想,自己期待的到底是一名记者,还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

问题在哪里?

不过,记者也不是全然冤屈。

不能否认的是,一些确实存在的现象,折损着记者的名声。

比如虚假新闻。无论是记者调查不严谨或急功近利、博人眼球,甚至“有偿”报道,这都大大欺骗了读者,损害了记者的声誉。

比如各种源于疏忽、轻率或对陌生领域缺乏了解与尊重的失误。记者虽然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对不了解的专业领域应该要谨慎、严谨,多查资料或询问相关人士,而不是望文生义、随便乱写,不负责任地误导读者。

比如在报道时预设立场或有个人偏向。记者反映事实,却不应该充当法官或裁判,更不应该利用新闻宣泄个人情绪、宣扬个人立场。

由于媒体传播广泛、影响力大,一个错误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虽然有无数负责任、遵守规则的记者,也有许多心怀新闻理想、顶着压力与危险进行报道的记者,但那些缺少职业道德的人,破坏了这个行业的整体形象。

如果没有记者,世界将会怎样?

于是有人声称,我们不要记者。

是的,没有记者,就不会有虚假新闻,不会有那些失误、错漏,不会有因为新闻事件而导致的种种社会反响。

但是,没有记者,你也就不知道几千公里外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发生地震同胞正在受苦,不知道某地丢失小女孩的父母寻找孩子的焦虑,不知道你上个月打的疫苗可能无效,需要去检查是否要重新接种。

没有记者,最先放心下来的不是被假新闻困扰的普通读者,而是那些不必再畏惧社会舆论而可以为所欲为的黑心老板、腐败官员。没有记者,“太平”的是那些少数人,不是我们老百姓。

不能因为有不好的记者就一棒子打死整个行业,该做的不是拒绝记者,而是加强对记者的管理。

我们可以呼吁立法,严惩那些故意造假、炒作的新闻;可以建议记者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避免出现“害群之马”。

我们需要新闻,只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尽量真实、客观、严谨的新闻报道。也希望记者们能够自勉,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