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差收窄、盈利增速放缓以及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影响下,商业银行主动压缩资产规模,加快“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经营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业内专家分析称,随着后续监管的持续深入,银行偏向于压缩同业资产来适应监管,银行业“缩表”已在所难免,更多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或将加入主动“缩表”行列。
主动压降资产负债规模
2017年注定成为金融业的强监管年。MPA考核祭出,叠加银监会强化对资金空转套利等市场乱象的监管,使得压降资产规模成为许多中小银行今年的一大任务。
在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成为今年首家“缩表”的银行。今年一季度,中信银行就开始主动“缩表”。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为56512.1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72%。
从整个银行业情况来看,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2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继今年一季度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回落至15%以内后,二季度,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增速水平创2010年以来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高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金融去杠杆对金融行业的信号在于业务结构回归实体经济。近年来,通过同业加杠杆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一些中小银行,在短端利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或加速“缩表”。
同业规模收缩首当其冲
对大部分银行来说,资产负债表中业务调整最多的,应该是同业业务。
在7月中旬的银监会党委扩大会议和7月末的年中工作座谈会上,银监会再次提出要落实“穿透性”原则,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
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严格按照“穿透性”原则,很多银行的底层资产都不符合信贷政策。目前,银监会针对同业、投资、理财业务等跨市场、跨行业交叉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同业、非标等业务首当其冲。
整体来看,各银行同业理财规模也都在收缩。例如,兴业银行此前同业理财约占全部理财规模的60%,到今年一季度已收缩至20%左右。
记者注意到,银行业“缩表”除了向同业理财、同业投资等表外业务“动刀”外,还向一些低收益的表内资产“下手”。
“上半年,资产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积极压降低效资产,以优质资产置换低效资产。同时,加快资产流转,以资产流转带动存量结构调整。”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表示。
不同类型银行经营出现分化
从上市银行2017年半年报数据来看,不同类型的银行经营状况已然出现分化。分析人士称,从资产规模来看,五大行仍在大幅“扩表”,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相对收敛很多,大部分城商行基本没有扩张。
对此,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认为,大行以传统业务为主,特点是负债成本低,信贷占资产比重高,在市场利率上行过程中,虽然负债端的存款会受到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挤压,但资产端的信贷也能在贷款基准利率之上适当上浮,所以,大行受利率上行的冲击较小,甚至投资利差有所扩大,因此五大行仍在“扩表”也不奇怪。
“与大行不同,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负债更加依赖同业,资产更加依赖投资,在同业负债利率上行和委外回报率下行时,资产负债收益率会发生倒挂,导致浮亏甚至实亏,因此,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诉求更强。”宋雪涛表示。
除资产规模外,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今年上半年,大行相对来说经营稳定性较好,但是中小股份制银行普遍出现了营业收入下降的情况。”方合英坦言。
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的下降,方合英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净息差下降;二是非利息收入下降。
“我们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应紧紧抓住资源配置效能这个‘牛鼻子’,将有限资源投入到使用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和业务,权衡好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取舍问题,确保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