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定制基金频现,南方基金成立30亿元“一户基”

专户产品在分红时一般会收取25%的分红税,而公募产品是不收这部分税的。另外公募的管理费更便宜,所以机构成立公募定制基金比专户成本更低。

监管政策的收缩让一度是各家公募心头好的委外基金迅速偃旗息鼓。然而,近期市场上又开始频频现身“一户基”,即只有单一机构认购的机构定制基金。

今日(9月13日),南方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宣布南方兴利债基成立。该基金有效认购户数仅有2户,共募集30.1亿元。在这两户中有一户是南方基金以公司固有资金认购了1000万元,也就是说南方兴利30亿元的资金均来自于单一的机构客户。

蓝鲸财经了解到,南方兴利已经是3·17委外新规之后第9只机构定制基金。在此之前,兴全、国寿安保、光大保德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已发行了单一机构认购的机构定制基金。而证监会公布的基金募集进度表显示,还有多只疑似机构定制的发起式基金正在申报当中。

机构定制基金频现

2017年3月17日,监管层出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针对委外定制产品做了相关的规定。若单一投资者基金份额比例超过50%,则需要以发起式基金形式运作,不能向个人投资者发售,基金公司自购1000万元并持有3年。

按照新规要求,不仅仅是新发基金要满足单一持有人占比不超过50%的要求,以前的老基金,也需要调整至单一持有人50%以下,否则就需要转型为发起式基金。

3月17日之后首只“一户基”是光大保德信发起的光大尊盈。光大尊盈成立之初并不是发起式基金。公告显示,光大尊盈3月20日开始募集,但是募集一个月后仍未满足基金成立条件,将募集截止日再延长一个月。5月17日光大尊盈宣布转型成半年定期开放的发起式基金,成为“3·17新规”后第一只正式宣布转型的机构定制基金。按照新规要求,该基金是35亿元规模的发起式基金,仅两户认购,其中光大保德信自购1000万元。

在光大保德信之后,中银基金分别发起了一只100亿元规模和一只60亿元规模的“一户基”,中银基金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发起了两只“一户基”的基金公司。随后,中加、富国、长江、国寿安保、兴全、南方均发起了机构定制基金。

从首发规模来看,兴全兴泰和中银丰实是委外新规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机构定制基金,规模均约为100.1亿元。国寿安保安吉债基是唯一一只有5户认购的定制基金,其他8只机构定制基金均仅有2户认购。

发起式基金申报数量猛增

3月17日,监管层发行委外新规后,委外基金的规模一度萎缩,之前火热的委外定制债基频频遭遇赎回。二季度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为1.74万亿元,相比一季度的1.99万亿元,缩水2450.78亿元,降幅达到12.32%。

而近期,随着机构定制基金出现,委外投资又有回暖迹象。

蓝鲸财经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基金募集申请进度表统计,3·17新规之后,截至9月13日,证监会已经接受了102只发起式基金申报,另有39只基金选择将产品变更注册为定开发起式基金。在102只发起式基金申报中,7/8月的数量有明显增加。7月份有28只发起式基金申报,8月有31只。而此前的5月和6月份,这一数字分别是7只和8只。

沪上某公募人士向蓝鲸财经坦言:“新政前后定制基金的区别主要是人数和是否对外募集,基金的运作管理并没有什么不同。现在发起的机构定制基金不需要再凑200户人头了,在户数上更加方便。发起式基金需要基金公司自购1000万元,并持有三年,对于小型公募来说,如果要发行多只发起式基金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对于大型公募来说,问题都不大。”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委外新规后,机构想成立定制基金,除了成立专户产品,就只能成立这种发起式基金了。但是,当机构资金较大时,一般更愿意选择公募。专户产品在分红时一般会收取25%的分红税,而公募产品是不收这部分税的。并且公募的管理费更便宜,所以,机构成立公募定制基金比专户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