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趋紧利率回升,短期理财债基获青睐

3月期Shibor已连续19日上行,短期资金面趋紧,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的收益率经过前期下滑后探底回升。

8月23日,3月期Shibor已连续19日上行,由7月28日的4.2514%攀升至4.3571%;上周央行重新转向资金净回笼,本周央行公开市场仍有7500亿逆回购到期,叠加月末临近,银行缴纳准备金等因素影响,短期资金面趋紧。

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密切相关,在经过前期的下滑后,从8月中旬起探底回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下半年流动性将维持紧平衡,在当下的时间节点,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仍然具有配置价值。

理财类产品收益率探底回升

7月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出现了明显下滑。7月初货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达4.3309%,七成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高于4%;而到7月28日,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3.89%,且近五成的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4%,进入“破4”时代;8月15日,货基7日平均收益率跌至3.8288%,为近期新低,随后探底反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2日,市场上723只可统计的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回升至3.9071%。

短期理财债基的收益率变动与货基基本一致,由于短期理财债基大多有封闭运作期,因此收益略高于货基。截至8月22日,市场上90只短期理财债(份额分开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4.2140%。

货基和短期理财债收益率的回升与市场流动性密切相关,近几日资金面异常紧张,8月18日Shibor全线上涨。天弘基金宏观研究员陈敏向蓝鲸表示,税期因素扰动是直接触发原因,缴税影响超出市场预期,同时超储率处于低位,超预期因素对资金面形成较大扰动。此外,大量逆回购到期也是短期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

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是今年上半年公募市场销售最火热的两种产品,资金对理财类产品的热情从市场份额中可见一斑。货基规模在上半年增加了7832亿元,占市场上全部基金资产增量的86%,货基达到行业史上最高规模。

货基冲高的收益率和流动性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近期发行的鹏华聚财通货币、富兰克林国富安享货币、中银如意宝、鹏华盈余宝货币、前海开源尊享货币、招商招福宝等多只货币基金都提前完成了募集。

短期理财债更是受到投资者青睐,在短短半年之间“吸金”近1000亿元,增幅高达56.8%。许多基金公司抓住时机抢发产品,近半年共有11只短期理财债产品发行募集,相关产品销量旺盛。6月19日成立的招商招财通理财债在半个月的发售期内募得24.14亿元,另一只招商招利一年理财债券也募得23.29亿元。此外,海富通季季通利理财债券、易方达掌柜季季盈理财债券、嘉实6个月理财债券首募规模也均超10亿份。

理财类产品仍具备配置价值

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是良好的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南方某公募人士向蓝鲸表示,当前利率相对处于较高水平,且近期显现上升趋势,预计下半年仍将贡献稳定收益,目前理财类产品仍然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不过,此前媒体报道的货基新规对货基投资同业存单进行了限制,要求货基投资的同业存单评级需要在AA+以上,并要求AAA以下存单投资比例不得高于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货基投向同一银行的存款、同业存单与债券的总额,不能超过该行净资产的10%。有观点认为,这项政策可能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

但某公募基金人士向蓝鲸表示,新规限制货币基金对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的投资规模,会使部分大型货基面临较强的资产重新配置的压力,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型货基的规模扩张受到控制,但并不会对收益率造成太大影响。对于小型货基来讲反而意味着提高市场份额的机会。

目前市场上共有三只规模超过千亿的货基,天弘余额宝以1.43万亿元的规模居首,工银瑞信货币和建信现金添利分别以1587亿元、1098亿元规模分列第二、三位。惠誉评级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货基前三大巨头在整个市场占比约三分之一,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相对于市场对货基收益率的担心,短期理财债并未受到波及。上述公募人士告诉蓝鲸,短期理财债不受货基新规限制,投资上仍然非常灵活,而且短期理财债的投资标的与货币基金基本一致,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可以相互替代。短期理财债通常设置一至三个月的运作周期,因此平均收益也更高,非常适合作为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