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四”自查阶段结束,银行同业业务七年来首次收缩

今天,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称,“三三四”检查已基本完成自查阶段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动后续监管检查和整改。

今天,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上介绍银行业“三三四”检查工作进展时称,目前已基本完成自查阶段工作,正在有序推动后续监管检查和整改工作。

“三三四”基本完成自查阶段工作

肖远企称,针对自查和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银监会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对标、整改,并对违规违法行为,将依法惩处、严肃问责。他还补充道,银行要减少多头授信,通过理财、租赁满足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需求;中国将深入实施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和差异化信贷政策。

银监会现场检查局副局长李琳称,下一步将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于6月12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于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监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工作。整顿范围为2016年末有余额的各类业务,必要时上溯或下延。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势必是银行业的监管大年,各类违法违规、资金套利的金融乱象将被严厉整治,尤其是过去两年快速膨胀的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将面临去链条、去杠杆的强监管。

4月6日,银监会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53号文),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整治。

“四不当”专项整治检查要点包括,在“不当创新”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知悉本机构的金融创新业务、运行情况以及市场状况;是否准确认识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是否定期评估、审批金融创新政策和各类新产品的风险限额,使金融创新活动限制在可控的风险范围之内。

“不当交易”方面着重检查的业务包括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同业业务方面,银行要自查是否对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实施了穿透管理至基础资产,是否存在多层嵌套难以穿透到基础资产的情况。同业融资中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金融资产是否符合规定;卖出回购方是否存在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转出资产负债表等行为。

“不当激励”方面,53号文让银行自查包括考评指标设置、考评机制管理、薪酬支付管理等。

“不当收费”方面则要检查银行是否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时,是否有对应明确的服务内容,是否存在无实质性服务、未提升实质性效率的收费项目,以及多收费、少服务,超出价格目录范围收费的行为;是否存在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收费、一浮到顶、转嫁成本等七类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银行业同业业务七年来首次收缩

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1.8万亿;同业业务增速由正转负。

肖远企在通气会上坦言,通过治理银行业乱象,银行业经营趋于规范,市场乱象在逐步减少,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同业业务整体收缩,同业资产和负债双双收缩,为2010年以来首次,二季度末余额比年初均减少1.8万亿元。同业资产、负债业务增速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分别为-5.6%、-2.3%。

二是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增速下降至个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5个百分点,理财余额累计减少1.9万亿元。其中同业理财减速最明显,委外投资部分,较治理乱象前减少5300多亿元。

三是委托贷款余额减少,今年4月是2008年以来首次减少,5月、6月连续减少,新增房地产贷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