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攀升 利率平稳——点评一周财经大势

刚刚过去的一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攀升,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平稳,市场预期稳中向好。

汇率和利率,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刚刚过去的一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攀升,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平稳,市场预期稳中向好。

在“8·11”汇改两周年之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走高之势。周一(8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228元,周四(10日)一举突破6.7关口达到6.6770,而周五(11日)进一步攀升至6.6642,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离岸市场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创新高,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起起伏伏很正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来持续攀升,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美元持续走弱的国际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国内支撑,还有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的心理因素,以及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的技术因素。简而言之,一度出现的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单边贬值之势得到了改变,更具弹性的双向波动之势正在形成。

央行8月11日晚间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逆周期因子首次进行了权威解读:逆周期因子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市场“羊群效应”。逆周期因子不会改变外汇供求的趋势和方向,而是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促进市场行为更加理性。调整后的新机制有序运行,更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汇率预期平稳。

市场正在逐步适应并接受双向波动、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这将会为更好地平衡中国经济国际收支、内外需求,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创造更大的空间,也有助于坚定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也使得跨境资金流动出现新走向。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呈现“双顺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回稳向好,未来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扬的同时,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了基本平稳。隔夜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周一为2.7360%,周三小幅攀升至2.8018%,周五回落到2.7900%。与7月中下旬Shibor一度走高的态势相比,本周Shibor略有回落。

观察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离不开分析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本周银行间市场,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的资金总量(7500亿元)不小,资金面压力有所缓和。但相比到期资金(市场统计约7800亿元)而言,仍然净回笼了300亿元,资金面也难言宽松。

央行“削峰填谷”的公开市场操作,意在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体现出货币政策正努力做到“不紧不松”。当前货币政策既不能过松助长泡沫和风险,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也不宜过紧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将延续当前张弛有度的态势。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只要这个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市场利率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汇率和利率关系万千。目前来看,汇率和利率出现的新变化,既是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政策措施沉着得当的结果,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范风险挑战,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提供有力保障。

然而,未来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下行压力不小,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较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艰巨。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让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防范好风险,继续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