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武携凯石基金归来,公募牌照背后的三个秘密

兜兜转转后,重回曾经开始的地方,这次或许真的不再走了。

3月8日,在“女性撑起半边天”的节日气氛里,基金业大佬陈继武成功吸引了诸多目光。由他控股的凯石基金拿到了证监会的批复,成为继鹏扬基金后的第二家“私转公”公募基金公司,同时也成为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私募系”公募。

先是“公奔私”,如今又“私转公”,原富国基金副总经理陈继武在基金业的风光一时无二,摘得中国基金史上第二枚含金量极高的“私转公”牌照,让众多私募羡慕不已。

从2015年9月申请公募,到2017年3月正式获批,凯石基金共花了18个月的时间。此前,凯石基金的董事长陈继武扎根公募10年,现在,他又结束了8年的私募生涯,正式宣布重返公募。

重阳、博道、朱雀等著名私募都在申请公募牌照,凯石基金为何能力挫群雄,先声夺人,其秘密是什么呢?

一是有所舍弃

与首家“私转公”的鹏扬基金类似,凯石基金放弃了原来的私募业务。

对于私募基金申请公募牌照,监管层现阶段仍然比较谨慎,此前已被批准的鹏扬基金就主动放弃了原有的私募业务,以规避利益冲突。

同样,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放弃了私募业务做公募,已存在的涉及二级及一级半市场的私募产品,大部分已按照监管的要求进行处理。

二是追求特色

近两年来,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业务准备方面,凯石基金都把基金中的基金(FOF基金)作为发展重点。

对于FOF,监管层寄予厚望,凯石基金用心揣磨,心领神会,从而获得了加分。

三是大人物支持

陈继武曾长期在富国基金担任副总经理,与原总经理陈敏关系密切。而陈敏在上海金融证券界有很深的根基,政商两界通吃,虽然她已经退休,但能量依然巨大。陈敏的参与和支持也是重要推动力。

当然,陈继武也比较仗义,给了陈敏近5%股权。

凯石基金的注册资本是1亿元,全部是自然人持股。陈继武出资6500万元,占比65%,任第一大股东,李琛出资1540万元,占比15.4%;还有王广国、李国林、陈敏、朱亲来分别出资490万元,比例均为4.9%。其中,陈继武担任凯石基金法定代表人,李琛任总经理,朱亲来任督察长。

陈继武曾任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经理、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中国人寿资金运用中心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副总经理。后任凯石益正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2009年1月9日,陈继武成立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军私募。凯石基金申请公募牌照的材料接收日在2015年9月24日,其后经历了材料补正、第一次反馈意见及提交反馈材料等流程,直到今年3月3日正式核准设立,期间经历了18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获得了公募牌照。

众所周知,近些年公募基金高管流动频繁,暴露出行业的一些痼疾。私募系公募是否会给行业带来一场鲶鱼效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