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以上就算大额申购,国泰基金嘲弄了谁?

希望公募基金不要再整天想着怎么抱委外资金大腿,让机构爸爸满意。

最近,国泰基金发布的一则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再次刷新下限,令人大跌眼镜。

国泰润利纯债债券基金自3月1日起,限制1000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一般基金限制大额申购,都是把几十万,几百万,或者几千万设定为大额,再不济也是限制1万元以上的资金。头一次见到有基金把1000元设定为大额的。按照国泰基金的算法,再看看自己口袋里的钱,估算着,小编自己居然也算个大额投资者了。

到底什么是大额?

近期,市场上限制大额申购的基金并不少见。根据基金公司发布的公告统计,年初至今,共有211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公告,平均每天就有3-4只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但是,限制大额申购的基金有很多,对于究竟什么是大额,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广东一家基金工作人员就向蓝鲸基金表示:“额度是基金经理和市场口两方来定的,主要根据自己基金操作的难度。具体什么是大额并没有规定,基金合同和招募书都没有明确去规定。”

今年以来的公告,额度设置最大的是2月13日,财通资管鑫管家货币宣布,自2月15日起限制3亿元以上的大额申购;此外,建信现金添益货币也宣布自2月8日起限制1亿元以上的大额申购。据悉,这两只基金都是规模较大的货币型基金。财通资管鑫管家A/B份额总规模约44亿元,建信现金添益货币A/H份额总规模约80亿元。

较小的,也有把1万元设定为大额,比如浦银安盛盛达纯债债券、银河君怡债券、博时兴荣货币、信诚稳泰基金都于近期宣布限制1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翻看年初至今宣布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大部分基金都把100万,500万,1000万的资金设定为大额资金。

尽管对究竟什么是大额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国泰润利纯债债券基金设定大额的标准未免太过任性妄为,一上来就是把1000元规定为大额资金,再次刷新了大额的下线。

为什么要限制大额申购?

大家或许要问,基金公司不应该欢迎投资者买入自己的基金吗?为什么要限制大额申购呢?

翻看基金公告给出的限购原因,无非就是“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保持基金平稳运作”和“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事实上,一部分基金限购是因为基金规模已达公司预期规模。自开通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港股一路走高。购买QDII基金、沪港深基金则成为了投资港股的一条捷径。在此情形下,大量资金疯狂涌入沪港深主题的基金。导致基金规模增长超过预期,东方红沪港深、创金合信沪港深等多只基金就对资金进行了限制。

另外,还有部分基金限制大额申购是为了防止套利资金的涌入。今年是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一年,涉及并购重组的股票不少,这些股票一旦复盘很有可能会直线涨停,迎来一字板,如此,投资者就很难再买入。但是通过购买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却可以间接进行套利。这些套利资金都是短期资金,在重组股票快复盘前买入基金,让基金规模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等到停牌股涨停后,又把基金卖出。如此基金规模又迅速减少,也会摊薄持有人的利益。

但是,国泰润利纯债债券基金既不是一只受广大投资者追捧的网红沪港深基金,也不是重仓持有重组股票的潜力基。却傲娇地限制了1000元以上的资金进入,难道真是嫌钱多吗?

究竟是在保护谁的利益?

从国泰润利纯债债券基金的基金合同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原因。国泰润利基金自2017年2月20日起开始募集,到2月22日为止,只募集了两天的时间,而募集的户数和认购金额,都是刚刚达到了基金成立的200户和2亿元标准。

从募集时间、户数和金额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委外定制基金。

一家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小蓝表示:“委外基金限制1万以上的,主要防止别的大资金进入来摊薄它的收益。而小散主要是用来凑户数的,为了防止户数低于200户。”

原来,国泰润利纯债债券基金煞费苦心地限制1000元以上的资金进入,美其名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实则是为了保护委外机构的利益。

如此,国泰基金就可以一心一意为持有这只基金的委外机构服务了。

限制1000元以上的资金,不仅仅防止了可能摊薄委外机构利益的其他大额资金进入,还把可能会买这只基金的小散也一道拒之门外。

想出这个主意的国泰基金专业人士以及委外机构还真是天下最聪明的。

国泰基金嘲弄了谁?

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公司之一。四季报显示,国泰基金共有82只基金,总规模835.23亿元,在去年113家公募基金规模排名中位列第34名。其股东分别是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意大利忠利集团、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30%、10%。

作为一家老牌的基金公司,国泰基金却违反了公募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初衷,发布了这则令人哭笑不得的限购公告。把一只开放式基金变成了明里开放,实则封闭的基金。

国泰基金这则限制1000元大额申购的公告,实力嘲讽了没有能力和机构资金相比的普通基民;也啪啪打脸了还没来得及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委外基金的监管层;更是把不得“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的公募基金法律法规弃之不顾。

今年2月份,证监会在京召集多位公募基金高管参与研讨会,拟对委外基金进行严格控制。 讨论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审慎决定是否采取开放式运作;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50%应采用封闭式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单一客户超过20%要披露等多个委外基金的相关问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抢在相关细则出台前,国泰基金发布了这样一则公告,把相关监管部门扎扎实实地嘲弄了一把。看来,监管部门如何把这些聪明到极点的基金公司专业人员真正监管起来,让公募基金能切实为老百姓服务,还需要苦练本领啊!

但愿新规出台后,委外基金会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而公募基金也能回归本源,不要再整天想着怎么抱委外资金大腿,让机构爸爸满意,而是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投研能力,保持长期稳定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