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月股价暴涨885% 乐心医疗能否撕掉“贴牌”签?

从贴牌工厂到智能硬件行业龙头,上市三月股价暴涨885%,乐心医疗可谓一路开挂。然而,这背后依旧暴露出行业标准缺失、企业发展模式待考等问题。可穿戴设备这块烫手山芋该如何吃下去?

近日,医疗健康智能硬件龙头——乐心医疗发布2016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2.55%;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77.03%。公告一出,乐心医疗股价持续涨停,截至2月22日(11:05),公司最新报价为154.5元,较发行价上涨幅度达888.48%。

这家自去年11月上市伊始便饱受关注的“智能硬件第一股”,上市首日如期上涨44%,随后又连获17个一字涨停板,一路顺风顺水。

 然而,从整体来看,国内的医疗健康智能硬件行业经历了2012年前的初步探索,2013年的规模扩张,2014-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至2016年,到达了一个暂时的平台期。继智能手环、智能血糖仪、智能手表、胎心仪等产品接连出现,新增产品形态逐渐减少,多数企业发展面临瓶颈。

此种情形下,甩掉“贴牌工厂”的标签转战智能医疗的乐心医疗又是如何实现一路开挂?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开挂背后还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贴牌工厂”试水智能硬件

谁曾想到,如今动辄就是可穿戴设备、智能仪器、云平台的互联网智能医疗公司,在几年前还只是一家为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业务的工厂。

乐心医疗前身为创源电子,成立于2002年,其创始人潘伟潮曾是属于童年记忆里的“读书郎”儿童学习机的研发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在接下来近十年的时间里,乐心医疗的产品线从电子秤控制板、传感器之类的零配件,扩展到电子秤整机、脂肪测量仪、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等家用电子产品。因其靠谱的研发能力和稳定的质量,被国外品牌相中作为ODM产品采购对象,仅靠贴牌产品便销售额数亿元。

据乐心医疗首次上市招股书显示,其ODM客户包括德国 LEIFHEIT(合作品牌为 Soehnle)、英国HOMEDICS(合作品牌为 Salter 和 Homedics)、香港FOOK TIN(合作品牌为 Terraillon)、美国TAYLOR (合作品牌为 Taylor)、日本DRETEC(合作品牌为 Dretec)等知名品牌。这部分收入也成为乐心医疗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营收大头。

 安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2010年开始,乐心开始受到金融危机对国内贴牌生产厂商出口业务的冲击,谋求转型迫在眉睫。依靠着十多年的技术底子和经验积累,乐心医疗确定了建立自有品牌,走“智能穿戴”+“移动医疗”的路子,随后便开始了技术、营销、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各式开挂之旅。

有着拿下190余项专利,获得多个如德国IF、红点等国际顶级工业设计奖项的研发功底,乐心医疗很快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电子血压计、电子体重秤、运动手环、脂肪测量仪等智能硬件产品,形成其核心产品线。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月起,可穿戴运动手环和电子健康秤分列其产品业绩榜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而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公布的《2016Q2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显示,二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全球出货量已达到2250万台,同比增长26.1%。其中小米出货量约287万台,占中国市场30%份额,排名第一;乐心出货量103万台,占约10.8%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市场第二,全球第五。

乐心自有品牌产品打开国内市场与其自身的营销手段分不开。乐心医疗选择了与苹果经销商(APR)合作,将其智能产品包装为苹果的周边相关产品以进入专卖店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乐心还将产品铺进了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卖场里。而与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自然不在话下。

2013年至2016年,乐心医疗将国内市场销售额从8.49%提升至46.4%。与此同时,四年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在2013年、2014年、2015年,乐心医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4.6亿元、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17万、4534万、5019万元。近期发布的2016业绩快报显示,2016年,乐心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7.7亿元,净利润8048.61万元。

 

软硬结合谋求转型

乐心医疗创始人潘伟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未来来看,服务的价值肯定是远远大于硬件设备的价值,肯定有一天血压计是会白送的,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他更看重的是健康管理这个更大的市场。

这也意味着,乐心医疗将会逐渐将重心从线下智能硬件市场转向线上软件服务市场,通过软硬结合形成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目前,乐心医疗已接入微信端,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健康云平台,配合产品使用,收集存储用户多项健康数据,通过对数据样本的整合分析、为用户提供健康方案、运动计划等增值服务。同时,其与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等机构合作,提供医生端的乐心健康管理系统,医生可以通过“乐心云”实时监测用户的血压、心率、睡眠、运动等数据,提升对慢病患者的管理和诊疗效率。今年1月,乐心医疗与就医160签订协议,将在全面推广整合产品、建立区域分级诊疗等方面展开合作,以期共建医疗健康生态链。

然而,乐心医疗能否真正实现从ODM模式转型呢?

 

事实上,我们从乐心医疗2013年至2016年的销售数据表可以看出,尽管在这几年间,国内市场份额有了充分的提升,不可否认的是,国外市场销售收入仍然占据了总体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上市招股书也指出,“公司报告期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外的 ODM 客户。公司出口产品主要采用ODM模式,该模式由公司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及生产,但不使用自有品牌销售。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以ODM 模式开展业务”。

乐心也解释了在海外市场选择ODM模式销售的原因,“通过 ODM 模式可更快进入国际市场,降低公司的营销费用,以较低的经营风险获取合理的利润。”

由此可见,海外ODM厂商+国内品牌厂商的模式将是乐心医疗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发展模式。对其而言,完全依赖自主品牌同时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想法显然还不现实。而这种模式的形成带有乐心医疗自身发展历程的特殊性,从长远角度考虑,或许并不适用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保险介入成为亮点

事实上,乐心医疗所面临的发展模式过渡问题也是当下国内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的共性问题。经历了产品的初现期、快速增长期和爆发期,前几年深受资本追捧的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市场进入了冷却期,也将行业标准缺乏、用户群体集中、市场认知度还不够等问题暴露出来。各大企业开始寻求一个长远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图表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

 相对于乐心医疗由国外市场转战国内市场,属于国内较早一批进入智能硬件市场的九安医疗,则推出移动化个人健康管理工具“iHealth”,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智能设备(如智能血压计、智能腕表等)的同时提供实时健康信息报告,搭建一个“硬件+软件+服务”的平台。还有专攻血压领域的康康血压,其以软件和智能血压计为软硬连接器,连接医患药险;同时自建慢病互联网医院,提供高血压慢病管理服务和大数据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目前在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企业,依然以硬件销售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服务收入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盈利方式较为单一,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基础的医生端和用户端,保险端和药店端或将在未来成为行业支付主力。

在各大险企纷纷发力健康险市场之时,考虑将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险打包提供给用户,可能会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接受度,在这一点上就会有巨大的可挖掘空间。

而药店作为慢性病患者的重要消费场所,也是患者接受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因而其正逐渐成为医疗健康数据监测服务的重要需求方,以此满足其精准销售、患者管理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