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家队”入局直播:有改写格局气魄,但产业规律还需摸索

移动直播的地位会否因为“国家队”的认可而在整个中国媒体生态中大幅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直播行业的爆发以及对内容生产模式的改变,甚至开始作用于消费场景,不仅被资本热捧,更引来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各家媒体也纷纷开始布局,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使用第三方平台,直播业务已经成了标配甚至是重中之重。

然而在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央视同时选择在这一天推出自己的直播类产品,宣告“直播国家队”正式入局,加入了这场混战。那么传统媒体借助直播能否迎来新媒体时代的“第二春”?“直播国家的”入局能否改写直播行业的格局?移动直播的地位会否因为“国家队”的认可而在整个中国媒体生态中大幅提升?

人民日报联手微博、一直播:共享技术、内容、资源

2月19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新浪微博、一直播建设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正式上线。

人民日报APP将专门开设直播趋于以展示“人民直播”的内容,这些内容也会在微博等平台进行展播。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其他成员可供分享的直播内容,并通过内容分发获取一定收益。

据人民日报介绍,“人民直播”平台首批已有百余家媒体机构、政府机构、知名自媒体、名人明星等加入。平台成员将共享优质直播原创内容、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免费的云存储和带宽支持,在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上探索全新发展路径。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人民日报此番选择与微博、一直播联合构建“人民直播”平台,有着充分的数据依托。根据数据显示,微博和一直播正开创媒体报道新趋势。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起直播35场,观看人数2578万,点赞近1.9亿;奥运期间,超过40家媒体直播近百场,观看人数超过5000万;G20峰会期间,央视新闻微博48小时不间断直播,观看人次达2139万,8家央媒+浙江本地媒体共计直播45场。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中)、微博CEO王高飞(右)、一下科技创始人兼CEO韩坤(左)共同签约

而作为平台方,一直播上线之初即开始探索“媒体+直播”模式,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一直播联合近千家政务单位、媒体(包括微博和地方台等)打造了“2017春运”直播活动,为其试水直播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央视:为记者量身打造了“正直播”系统

无独有偶,相较于人民日报联合第三方平台打造的“全国移动直播平台”,央视则推出了自研平台,为记者量身打造了“正直播”系统。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文章介绍,央视新闻遍布全球的记者可以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APP来完成现场的采集(拍摄)、编码、传输等环节。

在央视新闻移动网平台上,移动直播有了一个全新的称谓:正直播。在以往移动直播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多屏联动、互动分享、社交化的功能,力求形成“看新闻直播,就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的传播影响力。

此外,央视新闻移动网平台还设置了矩阵号板块,试图吸引入驻机构协同进行内容发布、视频直播,入驻机构主要包括:涉及公共信息服务的相关部门,以及各地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目前已有包括央视新闻、四川观察、江苏新时空在内的39家广电机构入驻。

央视新闻移动网接下来还将上线用户上传功能(UGC),在遭遇突发新闻事件的时候,央视新闻移动网可基于位置信息,找到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经过认证授权后,用户可在现场直接传输实时画面,参与央视的新闻直播交互。

新华“现场云”:移动直播的一站式操作与分发

同样在2月19日,新华社推出了“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为全国新闻媒体提供资讯直播服务和平台式支持。在为记者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功能中,涉及直播领域的有,记者可以通过该产品实现移动直播的一站式操作与分发,甩掉传统直播的直播车、导播室,记者单兵即可发起直播,多名记者可多角度同时直播。

与此同时,“现场新闻”满足图文、音视频等多种直播形态,还支持360度全景画面导入、多机位切换、记者连线等专业直播需求。

“国家队”入局直播:改写格局还是花拳绣腿?

事实上不仅是央媒,从纸媒到门户,从春运现场到全国两会,直播成为记者第一时间发布现场动态的首选,大屏小屏融合共生,直播的媒体属性越来越明晰。

1月13日2017年春运首日,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新京报、腾讯、凤凰、网易等媒体在这一天都有上线直播内容,上演了一场选题内容策划大战;《法制晚报》旗下“法晚APP”日前宣布,2017年重点招募和培养“直播+”记者,培育“网红”记者团队;而从2017年1月开始,一直播计划每月推出“一直播媒体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青年网最近刚刚荣登榜首。

“直播国家队”入局直播,背后有何意义,能否改写直播行业的格局?围绕该问题,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

资深媒体人信海光认为,直播国家队的出现,对整个中国直播市场是一大利好,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入场,对于新业态、新形式,主流媒体体现了应有的传播自信,是积极利用,而非限制打压。同时,在主流媒体的积极介入之后,直播将出现内容上的大幅转变,资讯直播、政务直播、公益直播等正能量内容剧增,直播业也将成为严肃内容一个重要载体,而直播在整个中国媒体生态中的地位也将大幅提升。

而在信海光看来,这一趋势意味着由直播掀起的媒体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直播逐渐成为媒体报道标配,直播使传播手段下沉,赋予了普通人更多的报道权,因而也将是一个更广泛民众参与的媒体时代。在直播赋能、直播赋权后,每个用户都具备内容产出能力,每个人都是电视台,每个地方都是现场。而对汇聚这些“直播媒体”的平台来说,很可能会从中产生一个微博、微信级的新的社交媒体巨头。

而资深媒体人郭全中认为,由于资讯直播的意识形态属性,让一般的创业者有所忌惮,这一领域正适合传媒业发力。所以,三大央媒不约而同地盯上了资讯直播这个新风口。

但三大央媒采取的都是“强强联合”的形式,尤其新华社和央视采取同广电等机构联盟的方式,并未能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形式上更为松散的联盟形并不一定保证能让参与各方都能获得实质利益。传统机构媒体如果能选择和既有用户又有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去合作资讯直播,为什么愿意去和用户和技术都没有优势且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央媒合作呢?

尽管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一点,未来直播会成为媒体的标配,不管是平媒还是电台还是电视台,直播在未来会成为最重要的报道形式和内容传播形式。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媒体积极运用这种新形式,在信息公开和传播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门槛也不断降低,但这些信息的准确度和专业性难免存在不足。而这就更需要政府和媒体跑在前面,不仅要让权威信息发布的速度更快,更要让权威信息的表现形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