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超离开36氪,8年8份工作“挑战”媒体人跳槽极限

王以超的跳槽之路,因为起步于特定年代,其本人又积累了足够的标签和资源,对于当下的媒体人而言没有太多参考意义。

“一言不合就跳槽”,能够做到这样的,如果不是刚毕业的小屁孩,就是实现了财富自由的高级打工者。在36氪副总裁的位子上刚刚待满260天,媒体人中的“跳槽王”王以超,又要去寻找远方了。

消息最早来自于“老朋友”魏武挥16日深夜的一个朋友圈赌局:

目前王以超向蓝鲸确认已离开36氪,据知情人士透露,王以超的下一站是一家二手车公司,目前已经就职。

其实,事情早就有了预留的伏线,在上周36氪的开氪付费专栏线上发布会上,王以超作为“旁听观众”,并未做较多发言。20日下午,王以超发了一条朋友圈:“每一条路,都有不一样的精彩”,8年换八个工作,这次王以超没有透露下一站,把难题留给了想标题的小编们。

8年换8份工作,当跳槽成为行为艺术

从财新网主编、腾讯网新闻中心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京东公关部副总监、乐视、积木盒子媒介总监、优步中国公关副总监、36氪副总裁, 2009年至今,王以超已经在媒体和公关界“撩了个遍”。

而在记者圈里,王以超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他的一次次跳槽。普通的媒体人频繁跳槽肯定算不上什么好事,但“王以超又跳槽”几个字,在媒体圈里,已经变成了某种风向标,而其频繁跳槽的时间节点,也跟媒体和创投圈的大事记相连。事实上,王以超疯狂的跳槽源自2009年前后,那两年正是报纸和杂志的广告收入开始明显走下坡路的时候,从都市报纸到财经专业媒体、新闻门户再到管理杂志,王以超在媒体里兜了个变,而之所以没去广电系统,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镜头感。”

在公关界,王以超的离职更有意思,离开Uber后这家公司如今被收购,离开积木盒子后这家公司不温不火至今,而如今,王以超的离开,让人产生联想:如36氪这样的科技类媒体,未来大环境会如何变?

笔者曾在中关村大街跟王以超喝过一次咖啡,感觉这是个很喜欢提问、有极强好奇心的人,虽然在36氪任VP负责公关事务,但能感觉出扑面而来的媒体人气息,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王以超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只是因为不喜欢待实验室里,南下广州开始了记者生涯。

从过去沉甸甸的从业经历和已有的资历来看,王以超跳槽,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换工作,也早已不再是媒体人转型的范畴,打个不恰当的彼方,类似于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商人,来去自由,终于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可以说,王以超那一代财经系出来的媒体人,几乎都已经是行业大佬,至少也是大咖和意见领袖,大部分有稳定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有赖以生存的平台,王以超至今还如同游侠一般四处云游,其潇洒从容,可能是很多牢牢依附着平台的力量的传媒领袖们,羡慕却又不敢模仿的,因为有太多不能舍弃的东西,所以他们听到“王以超又跳槽了”这类消息时,除了惊讶,还会产生更多复杂的感情。

媒体人的公关价值,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媒体人都有很多不错的公关人脉,不少记者也可以随时转型去一些不错的公司做PR,但能够像王以超这样,成为各家公关进行,也反映了,可以说,成为媒体和公关的超级连接者,其跳槽本身,对于公关和媒体人而言,是一个品牌展示和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比如去年5月王以超宣布加入36氪,一度引发了一场朋友圈广告大赛,好友们除了表示支持和善意外,还在朋友圈下积极点赞留言求发广告,上演一出真人版“朋友圈广告”,由此也可见王以超在媒体圈和公关圈人脉之广。

可以想见,王以超今后的每一次跳槽,其传播价值会越来越大,而魏武挥的打赌只是开了一个头。

王以超式的跳槽,不是病

王以超的跳槽之路,因为起步于特定年代,其本人又积累了足够的标签和资源,对于当下的媒体人而言没有太多参考意义,但在当下春季跳槽旺季,这样的来去自如还是让人羡慕。

随着网红记者概念的出现,相信有越来越多不再依附与平台的媒体人涌现出来,他们比普通的内容创业者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具有更多独立IP的商业价值和发声权,正如罗振宇提过的U盘型人才——即插即用,走到哪里都可以快速对接,产生价值,也可以随时抽离寻找下一个资源对接。这样的状态,对于媒体人而言,似乎是个很大的诱惑,前不久摩拜单车创始人的记者转型故事,更激发了年轻媒体人对于自己的重新定位,做产业变革的参与者而不是记录者。

而另一方面,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化,很多老记者刚刚鼓起勇气尚未想明白未来从传统媒体里跳出来,相比之下,王以超风格的转型,显得任性而独特。更多的媒体人,看到老王在一个个顶级公司之间行走,虽然身未动,但心已远。

不过,媒体人的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像王以超这样的,也是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企业,经过多次腾挪,才逐步打通媒体和公关领域的。类似的,《博客天下》、《财经天下周刊》、《人物》杂志出版人,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副总裁郭光东,离职加盟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郭光东也是成名于南周,以评论见长,在媒体这行已做了15年。

而在内容创业领域,以邱兵、徐沪生和徐达内为代表,其他垂直领域以新世相君张伟、南都系+网易系龙志为代表。邱兵曾经的副手,以媒体札记著称的徐达内的方向是内容创业服务平台,他在搞火了媒体札记这个品牌后,又把“内容创业”这个词搞火了,以至于内容创业之春、之夏、之冬的争论都出来了。

此外,知名媒体人进VC圈,以央视知名主持张泉灵,前媒体人陈鸣为代表人物。同样是在去年夏天,在央视工作了18年的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发微博称,自己已离开央视,正式成为紫牛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发微博《生命的后半段》中写道:“这就是我新的开始,紫牛基金的合伙人。而紫牛基金本身也会以创投界一种全新的方式起步。猎豹移动CEO傅盛、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经纬的张颖、多玩游戏的李学凌、58同城的姚劲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时尚集团的苏芒,我们会一起来寻找风口上的紫牛,用实实在在的创业帮助,带你一起飞。”

部分资料来源:界面\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