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人事改革方案引猜想,各路媒体人热议涨薪水

在此情境下,各路媒体人热议涨薪,乐观者预计中央或将会统筹配置编制资源,记者“铁饭碗”可能卷土重来。

昨夜今晨,有关央媒人事改革方案审议通过的消息在业内引起轰动。

据新华社2月6日报道,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10多个文件中,有一则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新华社概括了改革的基本内容:

1、统筹配置编制资源;

2、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

3、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4、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

通过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是: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通过改革,最终要实现的是:为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改革核心:编制、薪酬和考评

在外界看来,此次改革的核心正是编制、薪酬和考评问题,可以解读为,只有让媒体人既体面又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才能让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被定性为事业单位,虽经历改革开放后一系列重大改革,但由于固有机制长期积累下来的惯性和依赖性,使中国传统媒体仍未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

其一,薪酬制度不公平、缺乏竞争力、激励性。薪酬水平市场竞争力不足,编制外与编制内人员薪酬制度差异,同工不同酬现象增加员工的不公平感,缺乏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

其二,保障制度编内编外差异大。对编外员工的区别对待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且因缺乏保障,不受重视,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备,缺乏对组织的归属感,离职现象普遍。

其三,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过于重视量化考核,且内容产品品质评价的主观性不适合以单一的考评主体来评价。晋升制度不透明。

其四,培训制度缺乏长远规划,对员工重利用轻开发。欠缺对员工潜力的挖掘,员工积极性不能持续有效调动。

近年来传统媒体整体经营不断下滑,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的差距加大,加之分配方式又受体制机制影响,媒体从业人员流失非常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昨晚一篇名为《我朋友圈的媒体人,有几十人去阿里了》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小的波澜,文章列举业内多位知名媒体人离职后,近年逐步流向阿里系,这其中尤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为瞩目。文章也坦称,阿里系确实是一个造富机器,有一些媒体人在其中收获了极高的财富。以阿里系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行业广泛挖掘传统媒体优质人才已经是大趋势,而优厚的薪酬则成为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

另一边,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造就的自媒体传富神话不断上演,从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一条视频估值1亿,逻辑思维估值高达13.2亿,优秀的内容创造者开始受到资本热捧开始,到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平台、百度百家等平台,也各自推出了内容孵化和分发的渠道,自媒体的发展前景不仅带给传统媒体从业者无限的想象,也在吸引着新鲜的血液不断涌入其中,造成传统媒体一边面临着人才的流失,一边面临着新生力量的短缺。

记者“铁饭碗”卷土重来?

早在去年的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特别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有效激发新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完成激发这个动作,必须走改革之路。

“留住媒体人才,让媒体人既体面又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一点,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分享了上报集团媒体融合成功的经验之谈。

2016年,裘新在一场研讨会上发言,回顾了上报集团在媒体融合上的经验和思考。裘新在发言中提到——人才激励,是上报集团媒体融合实现成功的充要条件。要能守住新的舆论阵地,必须先把能够守住阵地的人留住,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裘新在讲话中提到,人才激励是澎湃新闻深化改革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上报集团正在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制订针对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的激励方案。根据行业特点,按照采编、技术及经营三大主体岗位区别制订方案,并将团队激励和员工整体薪酬体系、采编人员职务序列改革等作一揽子设计。

同时裘新也在讲话中呼吁行业重视人才的吸引集聚、创新活力、持续留住等问题,探索不同的分配机制、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找到有效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激励途径。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启动后,地方新闻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也会参照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进行。在媒体深度转型与融合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这对一线媒体人来说,或是一件好事。在此情境下,各路媒体人热议涨薪,乐观者预计中央或将会统筹配置编制资源,记者“铁饭碗”可能卷土重来。

对传统门户和自媒体一样有启发意义

同时也应注意到,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媒体,虽然在人才激励机制上优于传统媒体,一样要面对门户转型和人才流失的压力。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搜狐负责新闻内容的副总裁兼总编辑陈朝华出走,网易传媒内部架构重大调整,不得不认识到,面对已经深刻改变的内容生产逻辑,昔日的门户正在进行艰难的适应与求变。

行业趋势如此,加上政策监管压力和降低内容生产成本的客观需求,2016年初以来,几大门户包括百度,在新闻聚合和算法推荐两个维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迁徙”:网易号、搜狐号、百度百家号接连推出。由此变革带动的内容部管理结构调整,以及对新闻编辑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或将带来从业人员绩效考核、薪酬等的改变。

而即便是上文提到的自媒体黄金时代中,依然有众多“悲泣的遗民”。日前由新榜发布的《2016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超80%自媒体月收入不足万元。自媒体人生存压力偏重,且融资意愿强烈。收入状态相比去年而言整体都有所下滑,超80%的人收入不足一万,70.8%的人收入在5000元以下。基于自媒体变现困难,收入普遍中等偏下的大环境,“目前最缺的是钱”成了48.6%从业者的心声。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央媒人事改革方案的推出,对新媒体人才激励机制一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