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宣布万达转型成功背后,影视传媒产业已成收入支柱

2016年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完成计划的105.8%,同比增长31.4%。

在1月14日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对外宣布万达转型基本成功,根据王健林的介绍,不仅万达集团不是地产企业,万达商业也不再是地产企业。

从2014年初第四次转型开始,万达从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目前形成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个支柱产业,除了金融、商业、旅游等产业,万达在影视、传媒、文化领域也产生了强大的“造血组织”——文化集团收入641.1亿元,完成计划的103.3%,同比增长25%,

其中: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完成计划的105.8%,同比增长31.4%!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也感慨到:“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王健林)没有套路,不服不行。”

2016,万达影业的狂奔与野心

根据万达年度报告,万达文化集团收入641.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3%,同比增长25,其中电影产业狂飙猛长,2016年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8%,同比增长31.4%;2016年万达全球新增影城677家、屏幕6788块,其中国内新增影城154家、屏幕1391块;万达全球累计开业影城1352家,屏幕14347块。

随着渠道的布局基本形成,万达影业更大的野心“昭然若揭”,基于电影为核心入口的融合营销商业逻辑浮出水面。

去年12月底,万达院线传媒宣布整合成万达传媒,在12月28日,以“商业的力量”为主题的万达传媒融合营销战略发布会上,万达文化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详细阐述了万达传媒基于电影为核心入口的融合营销商业逻辑。

“就这几家传媒公司来讲,它们现在最大的价值是它们手上拥有的客户资源。所有的客户都需要流量,万达自身在线下是拥有大量的流量的。过去我们主要是集中在院线,院线有8000万的会员。今天所有的电影院跟购物中心已经浑然一体了。此外,我们还拥有很多其他的产业。”

据曾茂军介绍,截至2016年底,万达在电影领域已拥有全产业链、全球最大的院线和最高票房;在体育领域则成为全球最大体育公司,并拥有超过20项顶级赛事资源;在酒店领域拥有102家高星级酒店。此外,万达还在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上多城发力。这些丰富的商业实景资源,将成为万达传媒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7年万达影视和大文娱领域的小目标:

现在世界上只有万达拥有全球电影渠道,中国也只有万达在中、美同时拥有内容公司,王健林在报告中提出,打造中国电影世界品牌只能由万达带头来做。要从合作拍片、全球发行等几方面,把万达电影品牌打响。

一是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2020年全球20%的市场份额这一伟大目标。我在四年前提出这个口号,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们现在已经做到12%,还差8个百分点,要靠大家的努力。二是发挥完整产业链的优势,提升整体效益,整个电影产业2020年要实现100亿人民币净利润。三是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都要成为全球领军企业。四是东方影都力争今年底提前竣工,部分投入试运行。五是探索全球电影发行的可能。这句话带限制词,探索全球发行的可能,就是这件事想做,但还要研究怎么做。全世界电影公司好几万家,有全球发行能力的只有好莱坞的6家,所以这6家也号称“六大”,所谓大就是他们有全球发行能力。如果万达到2020年占全球放映市场份额的20%,自己还不能在全球发行电影,那说明万达电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全球发行这件事做好了,不仅使万达电影走向世界,还能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除了电影,万达下决心大力发展的另一块文化业务,是IP,这也是王健林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尽管曾放出豪言要让上海迪士尼20年不能盈利,但面对迪士尼强大的IP形象和故事,王健林是心生羡慕的,但他也知道,饭得一口一口吃:

“一些人说万达旅游虽然投资大、建得快,但IP不多。我们进入旅游产业刚几年,哪来那么多IP?IP是积累的过程。几家大的百年电影公司,有上千个IP,这是创造和积累的过程。万达进入文化产业首先是把规模和收入做上去,做的过程中慢慢研究积累IP,不做生意的人根本不懂得这些道理。怎么补IP短板?还是两条腿走路,自己研发和并购都要搞。并购也不是说一下子并购多大的IP公司,可以并购一个一个的IP,组合起来也是一个大IP公司。这个任务已经给文化集团张霖和高群耀了。万达整个集团只能搞一家IP公司,不能儿童娱乐、主题娱乐、影视公司都在搞,要集中资源。”

王健林还表示,文旅全球品牌只有美国三家企业(迪士尼、环球影城、海洋公园),万达要努力成为第四个,也是中国首个全球文旅品牌。

“到2025年,全球开业25个万达城,其中海外开业5个”,王健林表示,只有首先从经营规模上成为全球第一,才有可能慢慢积累,成为领先品牌。据悉,文旅旗舰“万达城”已经开始海外征伐,2016年已签约印度、巴黎两个大型文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