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影业《少年》失落 带来的是怎样的思考

《少年》票房失利,腾讯影业后续作品被业界质疑。

导语:都以为影视剧市场是块大金子,其实呢?当进入后才发现,金子前面还有诸多坎坷,稍不注意就扑街了——暂时,腾讯影业就面临了这样的境况。

读娱君在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观了这部表面看起来很青春,其实内容却十分血腥的《少年》。原以为有众多中青年卡司(主演: 欧豪 / 张译 / 余男 / 郭晓东 / 刘天佐 / 郭姝彤 / 周一围/ 王烈 / 陈梓童 / 刘陆 / 辛芷蕾 / 曹可凡)护航的影片能气势如虹,然而没想到的是让人非常的失望:

剧情发展诡异,漏洞多如牛毛;

悬疑剧情、台词对白、角色背景、喜剧笑点等元素设计诡异,做作;

结局强行反转,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观众心里非常抵触。

《少年》自上映来就呈现低迷之势,首日票房仅获324万,占当时票房的1.8%。为此也从原有的7.8%的排片率一落千丈。最后,失落《少年》获得5.9分豆瓣评分,上映26日的1580万票房。

其实《少年》扑街就扑街了,但恰恰的是这部电影为腾讯影业的首部主控电影,有着非凡的意义。

读娱君还记得2016年9月17日,意气风发的腾讯影业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召开发布会,并一口气发布了21个重磅影视项目,包括《藏地密码》、《古董局中局》、《中邪》、《择天记》、《拓星者》、《恐龙特急克塞号》等大小IP。其中,也推出了第一部原创主控的电影《少年》。

当时有业界人士调戏:“腾讯影业(少年,1578万)和阿里影业(摆渡人,4.69亿)都选择在贺岁档上映自己的首秀,这是要掐架的节奏么?”

由于票房的原因,掐架局面倒是没有上演,不过,票房的失利却是折射出腾讯影业在电影方面的欠缺。

一 以小博大失利

《少年》从投资到上线,就难掩腾讯影业以小博大的心思,小的是投资成本小,大则是选择在贺岁档与大片来一较高下。然而,12月16日上映,面对高成本的《长城》与《罗曼蒂克消亡史》,坚持不到一周的《少年》,就迅速被淹没在了票房榜单中。

失利也说明了一点,小成本电影本就难以突围,选择在贺岁档这个时节更是显现腾讯影业在电影上映环节上的经验缺乏。

一 排片不到位

读娱君从猫眼数据上发现,同一天上映的三部影片在排片率上却是截然不同:《长城》43.5%,《罗曼蒂克消失史》排片24.2%,《少年》排片率7.8%。这也直接说明在排片运营方面上,腾讯影业面对《长城》的乐视,《罗曼蒂克消失史》的华谊兄弟都还太年轻。不然也不会仅获1578万的票房。

一 选人、片的稚嫩

相比于阿里影业把首部主控电影交给王家卫监制、张嘉佳执导,腾讯影业则更要冒险一些,选择了沉寂五年后的杨树鹏。

杨树鹏是谁?——或许“张歆艺前夫”这个标签更出名一些,至于其他,也可以称之为一名有才华的导演。

执导电影上映时间名称主演2007年《烽火》(142万票房)张涵予、龚司宇、冯岩、杨少2009年《我的唐朝兄弟》(253万票房)胡军、姜武、李立群、于小磊2011年《匹夫》(2766万票房)黄晓明、张译、张歆艺2016年《少年》(1580)欧豪、郭姝彤

纵观他执导的电影,也就《匹夫》过了2000万,之前两部更是惨淡收场。腾讯影业把首部主控电影交给一个知名度不高、且没有票房保障的导演操刀,这得多大的胆子啊?

何况还选择《少年》这样血腥与暴力的题材,更是加大了影片的风险。该片在题材上阻挡了大量的观影人群,同时在贺岁档期间,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合家欢类型。

选人执导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影片质量问题;选片失利则直接导致观影人群多少,票房多少,而这两点上,可以看出腾讯影业项目挑选方面缺乏经验。

一 互联网公司出身,宣传却不到位

腾讯影业是一家互联网影视公司,按理说在平台渠道、网络营销方面都应该有成熟的经验和独有的方法论,但在《少年》的宣传上,读娱君却少见营销的气息。

反观芒果娱乐参投的《铁道飞虎》,病毒视频、话题海报等物料满天飞。而宣传不到位呈现的结果是话题度不够,最后则是弱势的口碑。

《少年》的失落算是给一直高歌猛进的腾讯影业泼了冷水,也给互联网公司和腾讯影业带来了各自的思考。

互联网公司:不是有内容、IP就能做好电影?

自从优酷(合一影业)、爱奇艺(爱奇艺影业)、乐视(乐视影业)、阿里(阿里影业)等互联网公司成立影业公司,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后,行业就掀起了一股放肆爱电影的狂潮。

接着陌陌、豆瓣、腾讯、企鹅、百度糯米等互联网公司开始成立影业公司,而读娱君了解到的是,它们对外表明的原因皆是其在资源平台、内容积累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势必要把IP价值做大。

然而,读娱君想问一句:有内容就一定能把IP价值做大吗?——显然不是如此,目前IP的开发阶段大多都会经历小说、剧、游戏动漫、电影等阶段。其中电影的成功是直接判断IP能否成功的标准。因为电影在整个IP的内容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电影无法成功,IP能否开发下去都是个问题。

而纵观这些互联网影业公司,万事俱备却欠运营电影项目的东风。而能把电影做好的也屈指可数。这不,就连内容、资源、资金等都实力雄厚的腾讯影业都折腰了,那么陌陌、豆瓣等又拿什么来突围呢?

腾讯影业:投资与主控内容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腾讯影业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就延续了腾讯一贯的作风,开始买买买的资本高歌,并先后参投《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魔兽》、《微微一笑很倾城》以及《爵迹》等影片。而参投的结果也都不错,影片票房都过亿了,分别为1.03亿元、14.72亿元、2.76亿元和3.83亿元。

收此刺激,腾讯影业2016年开始加大步子,从参投转攻主控内容(一口气之下的N部),可惜万事开头难,败在了第一部《少年》身上。并且使得外界对腾讯影业主控的后续作品产生了质疑。

读娱君认为,腾讯影视在倾向性问题上犯了错。参投除了看重的是内容,更注重背后公司的能力,他是一个团队项目,不仅有其他公司护持,还能把参投的风险降低;而主控内容则是自己来承担所有责任,且把控都来自内部,无外力可借。最后,风险也由自己承担。

尾声

《少年》票房、口碑固然双双失利,但却无法阻挡腾讯影业这样的互联网影业公司前进,毕竟电影市场红利还很大。而未来,像腾讯影业这样的公司必然会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战略,从内容质量入手——一旦经验丰富,电影市场又将多一位角逐者。

文/第二阿累 *本文为读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