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称去年入驻政务头条号35000家,百万+文章超500篇

人工智能赋予了政务新媒体新的动能。

据今日头条消息,今天上午,今日头条总编辑夏勇在“端·政——当政务新媒体遇上 AI”大会上分享了过去一年政务头条号的数据:

在过去的一年里,今日头条的日活跃用户从3800万增长到7800万,政务头条号的数量从4000家增长到35000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3.5万个政务头条号2016年一共发布了240万篇图文和视频,阅读量达82亿,推荐人次超过900亿,用户为了看这些内容,加在一起在手机上停留了14423年。”   

AI技术助政务信息占据传播制高点

夏勇谈到,人工智能除了可以解放政务小编,还能实现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有助于舆情应对,对于服务民生、提升城市形象也有很大帮助:“移动互联时代,政务信息应占据网络传播的制高点。人工智能赋予了政务新媒体新的动能。政务头条号在传播政府权威声音,提升政府形象,服务百姓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正在发挥着积极和独特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不仅中央部委、省级发布早已基本覆盖,越来越多的基层机构,比如乡镇和街道也开通了政务头条号,政务头条号的资讯不仅可以获得百万+、甚至千万+的传播,而且还有很多很小众的信息可以被分发到某个小区或某个路段的居民。中国网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享受到政务信息的红利。

习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要充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政务信息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如何将抓住这个机遇,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这是政务新媒体运营者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今日头条,平均每篇政务文章,人工智能会推荐给大约40000多个用户,也就是说能获得40000多次的展示,如果换在通过社交传播的自媒体平台上,则需要至少40000的粉丝量,才能保证这样的传播效果。

政务传播的差异化、个性化

夏勇认为,阅读量并不是评判政务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因为政务文章具有区域性和领域性的特点,目标受众可能只是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领域的一小部分人,阅读量是有上限的,其传播的核心诉求是对目标受众的覆盖,政务文章这种区域性和领域性的特点,与之最相匹配的就是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方式,也就是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据了解,2016年,政务头条号有16000篇文章通过弹窗推送,覆盖了320座城市。平均每天就有54条。

这其中,52%的弹窗的发送人数在1万人之内,绝对数量不大,但都根据相关的地域和领域,精准抵达,有效传播。有停水停电停气信息,有交警发布的路况信息,也有检察、公安发布的案情通报,还有地方政府发布的人事任免等政务公开信息,政务新媒体是这些信息的最佳发布来源。

短视频和直播是政务号下一个风口

夏勇提到,2016年,政务头条号发布的所有内容中,视频仅占1.5%,播放量占总点击量6.9%,上升潜力很大。

截至目前,已有40家政府机构在今日头条上做了100场视频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200余万。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直播了宣判乔丹商标案,庭审直播持续了55分钟,共有120万人次观看,点赞人数达到1.2万,留言多达1500条。直播内容当然不限于庭审,比如,南方电网做过揭秘风力发电场的直播,苏州消防做过消防演习直播,北京延庆做过铁花表演的直播,都很有特点,很多与工作相关的场景都可以成为合适的直播的内容。

政务号的重要角色:应对舆情,提升城市形象

政务新媒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舆论引导,特别是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应对。现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往往伴随着谣言,谣言的肆虐又反过来加大负面舆情的蔓延。谣言的背后往往是信息不对称,要阻止谣言,化解负面舆情,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用权威发声去对冲。好的对冲,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专业权威的信息,其次要能够及时抵达目标受众。人工智能+政务新媒体,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有效路径。

现在,如果没有去过某一座城市,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往往来自于手机。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在手机上打造城市品牌和挖掘城市内涵,目前今日头条推出了“了不起的城市”项目,旨在利用头条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传播能力,呈现千城千面的个性化形象。

头条采用的具体方式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网民对城市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和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确定传播落点,组织内容创作者探访城市,创作并发布符合大众口味、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同时,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在集中传播之后,我们将在合作城市特别举办一场城市数据发布会,通过数据,解读城市亮点和品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