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2017险企小目标:Inuretech下半场,数字生态渐显形

回顾2016,保险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偿二代、税优健康险、举牌潮等新鲜名词频频刷新。 进入2017,险企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引领新一轮的革新?

从险企大佬对2017年的展望来看,大数据无疑是革新的重要关键词。

从服务端来看,大数据的使用使精准营销成为可能,保险业盲目营销或将成为历史。从产品端来看,大数据能够成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有望缩减精算成本。

不过,在大数据运用正处于探索初期的阶段,保险深化大数据改革仍面临着三大壁垒,成本与投入难成比例也成为困扰保险业的现实问题。

服务端:互联网角逐战进入下半场,险企发力数字生态

事实上,目前险企在客户服务方面对大数据已有布局。

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以精确找到目标客户,精准营销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来看,通过构建数字生态系统,保户行为偏好以及投保需求逐渐清晰,个性化服务渐成常态。

泰康在线董事长刘经纶日前表示,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结束,而到了下半场,大数据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数据本身的质量和处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将变为一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刘经纶进一步指出,在下半场互联网将有一个新逻辑,互联网生态、新物种、新模式将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将进入拼技术、内容和生态的阶段。

太平洋保险也在新年致辞中直言将实施“数字太保”战略。太平洋保险方面指出,“数字太保”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战略转型的延续和深化,公司未来3年将践行“创新数字体验,优化数字供给,共享数字生态”,力争客户数字化界面覆盖率达80%、业务流程无纸化达50%。

从具体策略来看,太平洋保险董事长高国富此前公开表示,打造“数字太保”需三步。第一,太保集团正从基础数据库入手,将营销渠道、服务等尽快数字化;第二,对内部流程进行数据化改造,从而令客户数据能尽可能转换为产品和服务;第三,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用数字化工程重新构建整个商业模式。

事实上,欲借大数据发力服务端渐成保险业常态,除上述两家险企表态外,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也在新年致辞中表示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云服务等新科技、新思维,从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场景化切入,让客户的生活更加简单、便捷而有品质。

“数据、计算、场景与云四大要素将驱动未来,互联网不仅是工具,更是思维方式,是网络世界客户思想的最大实现”,2016年,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对未来预测的一席话,则深刻揭示出大数据风下,InsurTech愿景图另一面呈现——场景化保险。

在众安保险2016年下半年发布的《2016中国创新保险行业白皮书》中,曾提出“有温度的保险”, 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构建覆盖各类人群的金融生活。确实,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在产品、需求、客群等方面均出现新的“线上场景”,应运而生的场景保险很大程度上伴随着互联网世界短平快的需求,“与平台保险相比,场景保险最大的优势在于以极低的成本满足海量用户的碎片化需求”,业内专家表示,2017年,场景化产品在互联网保险中的份额可能继续扩大。

由此来看,2017年中,大数据在保险业服务端的渗透或将更加深化。第一,保险业数据库以及数据分享机制有望更加完善;第二,大数据在保险消费过程中的应用场景或将逐步走向多元化;第三,互联网保险中的新物种、新模式或将现身。

产品端:改革大幕拉开,车险健康险有望率先试水

在产品端,大数据也在保险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力量。

在大数据布局方面,监管层方面早有安排。早在2014年,国务院即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保险业分类风险数据库。日前,保监会发布了我国保险业第三套生命表,样本共涉及3.4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案数据,覆盖了1.8亿人口,将广泛用于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现金价值计算等各个方面。

展望2017年,大数据在保险产品方面的运用或将逐渐落地,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车险以及健康险或将率先受益大数据红利。

安诚财险总经理闵卫东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保险市场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传统保险业的转型任重道远,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行业的自我创新与改革迫在眉睫。

合众保险也在谈及公司发展路线时谈及车联网+汽车金融的战略,涉及车联网数据定价、实时行车数据调整、汽车金融服务介入三方面。此外,在合众保险的战略版图中,寿险也在大数据运用正占据一席,具体来看,合众保险提及公司精准医疗战略涉及基于健康数据的个性化定价、科学的健康管理计划、健康类消费信贷三领域。

由此可见,在2017年中,大数据或将在险企中掀起一轮新的变革,除了在销售服务中有所作用,大数据还将涉及到保险产品方面,车险以及健康险或将率先试水。此外,有专家指出,随着垂直领域大数据的可用性和相关性、个性化定价等方面获得突破,大数据还将在意外险、定期寿险等产品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愿景美好落地难,InsurTech三大痛点待解

展望2017年,保险业的变革似乎迫在眉睫。业内普遍对InsurTech的构想充满期待,一方面,大数据的运用将大幅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场景化的完善将拉动保险消费。

不过,目前来看,InsurTech的诸多构思尚未落地,三大痛点尚待解决。

第一,开放的数据是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目前尚未形成行业共识,仍有很多壁垒有待打破。

有业内人士透露,为帮助险企做大数据精准分析,此前有机构试图整合各个保险公司的数据。但由于保险条例承诺不泄露保户信息,而整合多个险企的数据就意味着需要将保户信息提供给第三方,故该事宜未能成功推进。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既没有共享数据的通路,也没有内在驱动力,数据无法真正形成共享,也就导致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据定价或设计产品的想法难以落地。

第二,技术壁垒同样成为我国保险业面临着的一个难题。以在美国广为流行的UBI车险为例,市场普遍看好该模式发展前景。国家统计局和兴业证券研究所曾联合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车险中将有25%-30%将会是UBI车险。

不过推行UBI车险模式可谓知易行难,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来看,能真正代表中国UBI车险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少之又少。而将欧美的UBI模型直接套用到中国明显是完全不合理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数据积累和修正过程。该人士指出,和其他行业相比,UBI有着非常高的技术壁垒。由于目前行业缺乏先进的UBI经验,特别是UBI精算建模能力,目前仍处于摸索状态。

第三,场景定制产品并非万能良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粘性问题。对于备受追捧的保险场景化定制,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量和用户黏性问题。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很多场景定制产品同质化明显,被模仿起来比较简单,这就导致了在市场体量较大的场景下,竞争高度激烈,无法明显提振业绩。而对于体量较小的场景,由于运营维护成本和定制成本过高,短时间内也难以盈利。

总体来看,在我国InsurTech发展初期,风险和挑战如影随形。但是,业内人士指出,数据科技与保险业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并将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长期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