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基报晓:保本基金到期难续命;新基金年底加速“去库存”

基金2016业绩收官战鏖战正酣;QDII榜单又现“冰火两重天”;私募规模赶超公募风控是最大考验。

【导读】QDII榜单又现“冰火两重天”,首尾业绩差达67个百分点;基金2016业绩收官战;保本基金到期难续命,监管趋严是主因;新基金年底加速“去库存”,发行量持续飙升;私募规模赶超公募却难藏弱点,风控是最大考验。

[公募基金]

1.QDII榜单又现“冰火两重天”,首尾业绩差达67个百分点

与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相比,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表现抢眼,令QDII基金的业绩亮点纷呈。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在可比的131只QDII基金中,有99只基金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达到10.51%。其中,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最佳的QDII基金,收益率高达46.93%。不过,数据同时显示,也有32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出现亏损,平均亏损幅度为5.78%,其中亏损幅度最大的QDII基金,今年以来净值缩水了20.49%。与业绩表现最好的QDII基金相比,业绩差距高达67.42个百分点。QDII基金业绩再度出现“冰火两重天”。

2.基金2016业绩收官战鏖战正酣

每到年底的基金排名总是很引人注目。从12月以来市场走势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股债汇三杀”,各种风险释放交叉感染,在市场动荡不安的情绪下,也使得基金的业绩充满了变数。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12月16日),今年以来股、债、货三类基金都不理想,其中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1.60%,标准债券型基金为1.31%,货币市场基金为2.39%。事实上,在股市、债市大跌的趋势中,部分及时减仓的基金或许日子更好过。12月中旬,某华南基金业人士表示:“最近创业板跌得较多,为了回避风险,一些公募近期砍仓一些小票。”另一家华南大型基金的人士也告诉记者,因预判市场过热了,9月份就开始减持债券,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3.保本基金到期难续命,监管趋严是主因

曾经炙手可热的保本基金如今却“续命”不易,到期的老保本基金或转型或清盘,拿到开启新一轮保本周期的“通关文牒”阻力重重。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此表示,老的保本基金到期没有进入下一个保本周期,原因有可能是以下两个:一是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接近上限,不能为老的保本基金续保;第二则是监管层面有所收紧。根据Wind数据显示,明年上半年,将有12只保本基金即将到期。至于到期之后的命运如何,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政策尚不明朗,还很难判断是否大概率转型或者清盘。

4.新基金年底加速“去库存”,发行量持续飙升

尽管近期股市和债市双双处于疲态,市场缺乏赚钱效应,但在监管层对新基金发行监管趋严和年末公募规模考核等多重压力下,11月以来新基金发行数量猛增,每周都有约50只新基金上柜发行。多位业内人士称,除了委外定制基金外,监管层近期加强了对“批而未发”基金的监管,促使基金公司加快新基金批文“去库存”。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12月份以来新设立的基金共计103只,募集规模为1102.76亿份,至此今年以来新基金成立数量已经达到1041只。而近期新基金发行保持极高节奏和密度,据统计,从10月下旬开始,平均每周都有约40只新基金投入发行,特别是在11月28日到12月2日当周,多达58只基金公开发行,创出周度最高纪录。而最近3周每周都有超过40只新基金开始发售,密度史无前例。

[私募基金]

私募规模赶超公募却难藏弱点,风控是最大考验

时至岁末,又到了年度盘点之时。对于私募基金来说,2016年依然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里,该行业继续着井喷式地增长,至10月底,总规模就已经达到9.13万亿元,首度超过了公募基金。从2014年初私募备案制实施到现在,私募基金行业仅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公募基金近20年历史的超越,表面上看,这一对比着实惊人。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每一位私募人士都无法否认,该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与规模增长相匹配的乐观,看似庞大的规模背后是各机构发展的良莠不齐、小机构的朝不保夕,以及诸多的风控问题。

[每日一学]

10年以上经验的基金经理有哪些?

根据中国基金报统计,目前1390位基金经理中,自然任职年限在10年以上的仅25人,占比为1.65%。也就是现在任职的基金经理中每60位才有一个十年老将。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报》)

这25位基金经理分别来自12家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任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最多,共有4位;富国基金紧随其后,有3位;此外,广发基金、华安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各有2位。总体来说,老牌公司、大公司基本包揽了这个榜单里所有的基金经理,这里最年轻的基金公司是工银瑞信基金,不过工银瑞信现在可是公募NO.2了。

老牌公司、大公司包圆也很好理解,这些公司要么实力强、要么有积淀,可以留得住相关人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小公司即便培养出了优秀人才,也很容易就被其他公司挖角。

这个榜单里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占比较高,相对而言,固收类基金经理确实比较安分,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还不够。如果私募、其他资管同业的引力再大些,难保现在这种状态。过去固收类基金经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两年才被重视起来,最艰难的时候还没到来呢。

虽然这些基金经理经验丰富,但是业绩却不见得优秀,很多人的业绩其实也是很一般的。

从整体情况来看,这些老司机的普遍特点是,大多数人都是比较稳健风格的,取得良好业绩的老司机,对于大势判断比较准。由于任职时间长,这些基金经理的风格很好分析,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判断,至于老司机能带来好收益,这个可是不确定的,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风格确定性比较好,不会像新基金经理变来变去,拿着这样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可以省却一些麻烦。

在这个行业坚守那么多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希望有更多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但是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确实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