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基报晓: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定增基金陷“好卖难做”困境

“史上最严”新规落地在即,基金子公司期待再出发;徐翔案12月5日青岛中院开庭。

【导读】监管收紧分级基金生死局,小散流失大户坚守;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基金仓位被动下降;3200点附近折价率收窄,定增基金陷“好卖难做”困境;“史上最严”新规落地在即,基金子公司期待再出发;徐翔案12月5日青岛中院开庭。

[公募基金]

1.监管收紧分级基金生死局,小散流失大户坚守

被业内讨论许久的《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终于落地,分级基金投资者不低于30万元的证券类资产门槛,也意味着绝大部分小散户将无缘分级市场。在监管层不再审批、散户流失的情况下,未来无疑将是存量分级基金的博弈,一些规模小、跟踪较差的分级基金或将被迫转型清盘,分级基金的新洗牌已经到来。

2.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基金仓位被动下降

沪指连续攻克3100点和3200点两个关口,昨日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则初现“暖冬”。Wind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到10月,股票型基金每月的发行数量一直徘徊在10只以内,而在刚过去的11月份,股基发行数升至11只,市场环境明显改观。混合型基金11月也出现良好的发行势头,超越9月的53只和10月的22只,达到62只。不仅发行提速,“赚钱效应”也随着行情的转暖而提升。Choice数据统计,近一个月有115只股票型基金净值涨幅超过5%,其中有25只股票型基金净值涨幅超过7%。此外,有28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涨幅超过5%,其中有6只偏股型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7%。不过,市场对于近期A股连创新高的走势仍持谨慎态度,基金仓位较之前有所下降。

3. 3200点附近折价率收窄,定增基金陷“好卖难做”困境

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众多投资者的反复博弈下,定增项目折价率频现“倒挂”现象。一度热销的定增基金,如今也陷入“基金好卖但投资难做”的困境。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上证指数2900点附近的定增项目,平均折价率为12%;到了近期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震荡时,定增项目的平均折价率反而降到了5%,甚至“负折价”。这意味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涌入定增市场,项目竞价也日趋白热化。

4.“史上最严”新规落地在即,基金子公司期待再出发

2016年已经进入最后一个月,而对于基金子公司来说,史上最严新规迟迟未落地,基金公司和子公司从业人员也是焦急等待靴子落地,以便尽快安排增资和调整业务方向。新规征求意见发布后的四个月来业务大幅萎缩,备案产品直线跳水,行业陷入迷茫和观望。一旦新规落地后子公司势必迎来一波增资潮,但告别牌照宏利期之后子公司未来业务的分化也将更加明显。据基金业协会网站的备案信息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份,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数再创新低。79家基金子公司合计备案产品数量仅为289只,比10月份减少50只,如果考虑到10月份国庆长假的因素,实际降幅更加明显。而在9月份,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数还达到627只之多,可见,随着子公司落地日期日益临近,子公司整体业务正加速萎缩。

[私募基金]

1.徐翔案12月5日青岛中院开庭

徐翔案将于下周一(12月5日)在青岛中院开庭。市场有关徐翔的多项谜团有望解开,一代私募枭雄的人生有望迎来水落石出。市场的目光再度聚焦在这家曾经最牛、最神秘的私募身上。据了解,被称为泽熙“八大金刚”、曾经徐翔的得力部下,虽然已经从泽熙离职,但目前仍在徐翔家族相关的企业供职。而泽熙投资的投研团队原班人马,也都各自转战到其他机构。他们基本都在资本圈活动,对A股上市公司频频展开调研。曾经经过徐翔苛刻考核选拔的一批人,在离开泽熙之后,据说不少也混得风生水起。

[每日一学]

指数基金分为哪几类?

指数基金按照跟踪指数的不同和投资策略分为:

标准指数基金,也称为纯粹指数基金,是采取完全复制方法进行运作的指数基金,其资产几乎全部投入所跟踪的指数的样本股,几乎永远保持满仓,即使可以清晰看到未来半年将继续下跌,也保持满仓状态。

普通指数基金,也称为增强型指数基金,是在标准指数基金的基础上,根据股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对市场的判断,用业绩优异的非成份股代替业绩较差的成份股,当判断市场将经过一段较长的下跌过程时,可以将股票投资比例调低至基金资产的50%。增强型指数基金可以使指数基金的优点和积极型投资理念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