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进一步调整限行措施,推进差别化停车管理

上海发布《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将深化研究调整限行时段和范围,实施差别化停车管理与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11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官网上发布《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小客车拥有和使用管理,其中包括建立市区号牌小客车新增额度发放规模与交通拥堵指数,根据动态的调整号牌额度发放规模。

深化研究调整限行时段和范围

《规划》中明确,将在现有高架高峰限行政策基础上,视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一步深化研究调整限行时段和范围,通过停车资源供应、停车价格政策等措施,调控小客车使用。

相关政策原文如下:

坚持并完善车辆拥有控制政策。建立市区号牌小客车新增额度发放规模与交通拥堵指数(道路交通运行情况)、交通环境的联动机制,动态调整额度发放规模;适时调整取得额度所需的条件,从源头上实现小客车的总量调控。

(2)加大小客车使用管理的政策管控力度。在现有高架高峰限行政策基础上,视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一步深化研究调整限行时段和范围;通过停车资源供应、停车价格政策等措施,调控小客车使用。

实施差别化停车管理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实施差别化停车管理,重点支持停车矛盾突出的地区(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及周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等),并鼓励停车资源共享,加大对违法道路停车的执法力度等措施。

相关政策原文如下:

(1)加强停车规划调控和设施建设。将停车管理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度满足基本停车,从严控制出行停车,形成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为补”的停车泊位供给结构,重点支持停车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及周边公共停车设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等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2)完善停车管理措施。修订完善本市公共停车设施收费管理规定,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并结合本市动静态交通状况,优化完善停车收费机制,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对供需的调节作用,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继续加强道路停车管理,严格控制中心城拥堵区域道路停车场设置范围和规模,加大对违法道路停车的执法力度。鼓励资源挖潜与共享,改进医院、学校、大型活动等临时停车管理;利用小区内部可用空间进行挖潜与改造,对有需求且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住宅小区错时利用周边停车资源。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在城市安全方面,《规划》提出要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实现与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通与共享,引入专家和专业机构对行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相关政策原文如下:

(1)健全安全诚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现与交通运输信用体系相对接;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实现与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通与共享。

(2)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时公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达标信息,与安全诚信相挂钩,进一步引导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

(3)强化“第三方”安全检查评估机制。引入专家和专业机构对行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进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安全评估,提升安全标准。

限行措施是否会进一步缩紧

上海目前的限行措施,主要是根据市公安局于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上海市公安局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高架道路(城市快速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具体措施为每日7时至10时、15时至20时,市中心主干道禁止悬挂外牌、临牌的小客车,以及未载客的出租小客车及实习期驾驶员驾驶的小客车通行,违者记3分罚款200元。

而对比2015年上海公安发布的高架道路交管措施,蓝鲸汽车发现,不仅晚高峰限行时间延长了2小时,而且限行范围也有所扩大。在本次《规划》公布后,具体限行措施会如何制定,是否会进步一缩紧,蓝鲸汽车对此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