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银行】险资现身10家上市银行 银保互持成大势所趋

“中国市场面临保险机构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张,收购银行、收购证券,这是必然趋势。”

保险公司入股银行现象渐成常态。

11月3日晚间,华夏银行披露股权变更事宜,称银监会同意中国人保受让德意志银行持有的华夏银行21.36亿股股份。受让后,中国人保持有华夏银行股份比例达19.99%,一举夺得该银行第二大股东的地位。历史公告显示,中国人保此次受让华夏银行股份的价款为230亿元至257亿元。

事实上,这绝非保险公司首次入股银行。今年2月29日,中国人寿宣布与花旗签署广发银行股份转让协议,收购花旗及IBM Credit所持36.48亿股广发银行股份;7月,保监会批复同意中国人寿以受让方式增持广发银行股份至43.686%,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

险资现身10家上市银行

据蓝鲸保险不完全计算,截至今年3季度末,2家上市银行的十大股东名单出现保险机构。具体来看,平安保险持有平安银行85.1亿股,凭借高达49.56%的持股比例稳居平安银行第一大股东地位。中国人寿以及太平洋人寿则双双入驻杭州银行股东名单,凭借1.45亿股以及1.2亿股的持股数量分别占据第5以及第7大股东地位。

此外,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多达8家上市银行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险资身影。其中兴业银行十大股东名单有半数为险资所有,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各有3席由保险产品占据。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市场上面临着一些保险机构在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张,包括收购银行、收购证券,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资金最终要保持增值,特别是寿险业资金,要给客户还本付息,所以驱动它要有很好的成长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险公司积极入股银行的同时,银行资金同时也在加速对保险行业的布局,例如农业银行收购了嘉禾人寿保险公司等。不过,与保险公司入股大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所不同的是,银行收购的保险公司多为中小型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这与银行、保险公司整体股权架构情况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多为国有、持股较为集中,银行想要拿下控股权极为不易。

截至今年3季度末险资入股银行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监管趋严倒逼银保市场变革

对于险资入股银行的现象,有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保险公司积极成为银行大股东的背后,自建银保渠道或是其考虑因素之一。

蓝鲸保险了解到,作为冲刺业务规模的重要渠道,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方面的竞争一度火热。然而进入2015年以来,保监会的系列监管措施密集发布。部分保险公司开始积极调整产品线,优化保费结构,甚至不再主动往外推广银保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保监会曾在去年11月份调研了保险公司的高现金价值业务,同时拟开展资产配置压力测试,防范险企资产负债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随后的2月份,保监会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直指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

日前,保监会再次出手万能险产品整治,接连印发《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从3.5%下调0.5个百分点降至3%。并要求,对于不符合《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的保险产品,应当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在新规定影响下,银保市场自2015年以来进入深度调整期,银保渠道占比在大型险企中有所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寿继续降低银保网点数量,两年减少了3.2万个,新华保险的银保业务量较2014年下降7.4%。

自建银保渠道成为银保网点数量缩减的另一大因素之一。以2月底通过收购跃升为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的中国人寿为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人寿降低银保网点数量,与其内部调整有关,即降低整个银保渠道的扩张力度,加码旗下银行的银保业务。

同时,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指出,随着险资入驻银行,保险与银行发展理财产品捆在一起,成为银行“拒绝”其他保险公司的底气所在。该人士对蓝鲸保险透露,此类有保险背景的银行网点都优先卖自己关联方的银保产品。

对于银保行业的发展趋势,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蓝鲸保险采访时指出,未来,股权相对分散且被国资绝对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仍然会深度介入战略经营等,加速布局。过去,支撑银行高增长低不良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挑战。银保互持的背后,凸显出国内金融行业综合化经营的大势所趋,以积极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