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征信:企业征信孤岛引发的另类产业

企业自身收集的数据,很大程度上都不会拿出来共享,换句话说,企业的征信数据,就是一座座孤岛,无法互通共享。

编者按:近日,宜聚网关典发表《山寨征信:民间征信缺失下的另类产业》一文。2015年,央行才正式发放第一批征信牌照,完善征信数据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企业自身收集的数据,很大程度上都不会拿出来共享。在企业的征信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的大环境下,产生了山寨征信。典型的山寨征信网站多数隶属于某某信息技术公司,从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是一家技术服务型的公司,根本没有做征信的资质,更不会有征信牌照。然而,此类网站上却披露和出售逾期借款人的姓名、借款金额、逾期本金、身份证(打码)以及出借平台等信息,并且会打着“净化网贷逾期陋习,打造诚实文明的网贷文化”口号。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正义感,已然走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

以下为内容全文:

借贷逾期,向来是金融活动中避绕不过的话题,尽管是风控严格的银行业,每年的整体坏账率也能达到1%左右,目前,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银行业坏账率会变得更高,能达到2.3%以上。而相比来说,民间的金融机构,坏账率普遍要比银行业高,不同公司(机构)的风控模式、资产优质程度,决定了坏账率的高低不同,有的公司(机构)坏账率能达到5%以上,甚至更高。

同样是逾期坏账,银行业和民间金融公司(机构)在对待坏账上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方面,银行业对于借款人的逾期记录,能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形成污点记录,记录一旦形成,未来,将会对逾期者方方面面的活动造不便,比如想贷款买车买房,将变得艰难或不可能;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客户多是一些国企以及地方政府担保的企业,如果出现坏账,政府兜底的可能性非常其大,特别是国有银行,政府为坏账兜底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了。

然而,民间金融公司(机构)的命运显然没那么顺畅,面对借款人的逾期,这些公司只能不择手段的催收,或者将抵押资产变现,以最大程度挽回损失。这其中的原因,跟国内征信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在获取客户的时候,这些金融公司难以查询到客户的征信记录,这里面有查询成本较高或是记录缺失的原因。

简单的说,能在银行借到钱的人,一般都不会跑去找民间金融机构融资,这导致了征信记录的缺失。你可能会说,央行征信查不了记录,民间征信或者企业自身记录也能查到啊?但不巧的是,民间征信的开放时间并不长,2015年,央行才正式发放第一批征信牌照,想完善征信数据,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企业自身收集的数据,很大程度上都不会拿出来共享,换句话说,企业的征信数据,就是一座座孤岛,无法互通共享。

这时候,山寨征信便出来了。

只要随便在一个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信用黑名单,便会出现多个相关的网站,笔者尝试进入了一个名叫“网贷黑名单大全”的网站,发现首页设计简单明了(如下图),94万余条数据放在极其显眼的位置,旁边还附带了一个购买服务入口,逾期借款人的姓名、借款金额、逾期本金、身份证(打码)以及出借平台等信息均有披露出来,此网站能得到这些数据,很显然是通过与网贷平台建立了通道或某种交易以后,才得以建立。

这里不禁要问,平台委托第三方网站发布借款人逾期信息,第三方网站通过获取的数据,以打包或建立通道的形式出售,是否涉及违法?

如果网站获取了征信牌照,或许还说得通。但很显然,这是一家典型的山寨征信网站,网站显示隶属于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从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这是一家技术服务型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根本没有做征信的资质,更不会有征信牌照。此公司的使命栏上写着:净化网贷逾期陋习,打造诚实文明的网贷文化,看着有种大义凌然的感觉,但,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正义感,已然走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

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可以看到,人民法院才是失信人的执行主体,无牌照的第三方网站公然与一些平台合作披露逾期者的信息,明显是不合法的。一些网贷平台,在与借款人签订合同时,会尝试加入一条:当借款人发生逾期,平台有权将借款人信息公之于众。如果只是公布在自己的平台,或许还说得通,但委托没有资质的第三方平台来发布逾期者信息, 于情于法,都是不合理的,逾期者有错,但随意发布逾期者信息,一样违法,这种行业乱象,继需监管的介入和取缔。

截止26日,先前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名为“中国信用黑名单”的网站已经打不开了,是避一时的风头还是被关闭了,可以拭目以待。但,就算这家网站真的关闭了,就能保证没有第二家、第三家这样的网站出现吗?兴许只有逐步开放、建立、完善征信系统,让征信更普及,让征信更便捷,或许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违法平台的存在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