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牌照争夺激烈 混业经营或成趋势

东方资产完成金融业全牌照的“收集”,这让金融市场上本已十分火热的“全牌照争夺赛”变得更加激烈,混业经营正在成为趋势。

蓝鲸银行7月4日讯 近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成为大连银行控股股东,至此,完成金融业全牌照的“收集”。这让金融市场上本已十分火热的“全牌照争夺赛”变得更加激烈。

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下,谋求全牌照已成各大金融机构战略布局的最后一颗“棋子”。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资产管理公司在发展不良资产经营的传统主力业务的同时,也会将精力投注于资产管理与投资业务方面,而获得金融全牌照将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下一步的的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基金、期货,形成一站式服务。

蓝鲸银行梳理了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明天系、安邦集团、东方资产6家金融大集团的全牌照分布。此外,接近全牌照的公司还有国家电网、五矿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

中国平安集团是国内首家拥有全业务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截至2015年9月,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4.67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283.37亿元。

据资料显示,中信集团旗下一级子公司175家公司,参股控股公司不计其数,总资产超4万亿,16.3万名员工。拥有中信银行等2家银行,中信证券等5家证券,华夏基金等2家基金,信诚人寿等2家保险,中信期货等2家期货, 投资、资产管理等金融类14家。

截至2016年,光大集团总资产近3万亿元、营业收入近950亿元、净利润超330亿元,也是国务院确定的三大金控集团中最后一个实现全牌照者。

据蓝鲸银行不完全统计,明天系控股的金融机构已多达16家,构建了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期货、PE、基金等机构的完整金融产业链,让明天系成为持有金融全牌照的民营资本机构。

安邦集团2015年集团规模超过1.8万亿元。安邦人寿与其子公司合并报表后,2015年末资产规模共计9216.18亿元。

东方资产是国有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15年前三季度,东方资产实现净利润82.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4%。成为大连银行控股股东之际,已跻身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

综观各集团获得金融牌照的历程,斥资收购股权、注资重组的案例占到了半数以上。其中尤属银行、信托、证券这三张牌照最难获得,只有在行业低谷或个别企业陷入破产困境时,才会有机会入场。全牌照企业通过集中平台建设,实现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融合,已形成集团混业、子公司分业的格局。

实际上,除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以及平安集团试点综合金融控股集团之外,不少金融机构“全牌照”的战略平台陆续浮出水面。资料显示截至2月份,上市银行中,7家设立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9家设立基金公司,11家设立金融租赁公司,3家设立信托公司,3家设立金融消费公司,1家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而保险领域中,安邦、人寿等均在积极打造金控集团。

混业经营有助于金融机构、实业公司提高协同效应。不过,也不排除一些企业“抢山头”的非理性因素。不仅仅是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大型实体企业集团也在斥巨资“扫牌照”。在房企做大金融业务的队伍中,万达、泛海、绿地等无一不对金融牌照虎视眈眈。“开发商一直希望获取金融牌照,因为他们的资金永远是缺乏的,同时地产又是类金融产业,本身就需要金融平台的配合,只是大的金融平台都比较昂贵,小的起到的作用不大。” 投行人士分析。

牌照遭“抢购”与当前的审批制度不无关系。据业内专家介绍,“毕竟没有一定实力就拿不到牌照,而没有牌照就不能开展相应业务。在目前金融牌照受管制的前提下,牌照是一大重要资源。但拿下金融牌照也并不绝对意味着融资成本的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卖价很高的各类金融牌照,随着日后市场化的深入,还可能面临贬值风险,因此要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