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刊文向排版工人致敬:平凡岗位却影响中国报史

解放日报刊文向排版工人致敬:平凡岗位却影响中国报史。在明星偶像热的另一隅,有一种微小、踏实却坚忍的力量,默默支撑着社会的钢梁

导读:解放日报·上海观察今天(1日)向一群特殊的人致敬——他不是什么身居高位的伟人,也不是什么众人瞩目的大家,他是社会结构中最最不起眼的一员,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报史中悄悄地发散……

白天,他埋头在排字车间一隅。突然,一刀滑脱,左手食指鲜血淋漓,等拔刀仔细看时,指甲盖已经松动了

1946年8月8日,他突然接到要他前去《申报》馆报到的通知。此时他才刚满15岁。他喜出望外,唱啊,跳啊,心中说不出的兴奋。两年前,专门为《申报》馆刻字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带着他到报馆领抚恤金时,向人事部门提出,因为家境困难,要求他能顶替亡夫进报馆工作。可是人家说:“你只有13岁,年纪还太小,等到满15岁再来吧!”现在,这一天终于等到了。

抗战胜利后,《申报》馆百废待兴,急需从社会上招收一些人员充实各部门力量。他被分配到工厂部排字车间,跟他父亲的徒弟郑师父学习刻字。

那时我国报刊的印刷业,还处在铅与火的年代。印刷在报纸上的每一个字,都是通过一个个铅字排列印刷出来的;而一个个铅字,又是先由人工雕刻,然后制模、浇注而成。排字房就是存放铅字的一个硕大车间,一排排木制的人字形字架,置放在宽敞车间的中央,字架上按部首笔画,将铅字分别摆放在一个个小方格里。近窗区域,放置着几张用厚重木板特制的大工作台,这是专供工人师傅们用来拼报纸版面用的。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像铅一样厚重,唯独他的一张单人小桌,非常不起眼地摆放在靠窗的一角,还有一把破旧的椅子。师父递给他一副刻字刀,对他说:

“从今天开始,你就在这里练习‘掘’字吧,先把手劲练好,才能学刻字。”

报馆的排字房白天是没有人的,排字工人上班都是在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工作完毕为止。报纸出版是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刻字要随到随刻,即刻即用,新手是根本插不上手的。因此,他师父只能叫他和几个学排字的练习生一起,上日班练习刻字基本功。

上世纪50年代工人用铅字拼版

白天,硕大的车间冷冷清清。他埋头在车间一隅,按照师父吩咐,先在一只稍大一点的铅字上刻着。小小的铅字,拿在手里就像个小秤砣,既沉又硬。他知道不下点力气是不行的。一刀,二刀,三刀……突然,一刀滑脱,左手食指鲜血淋漓,等他拔刀仔细看时,指甲盖已经松动了。他没有声张,自己找了一块布条缠住手指止血。

看着面前这个1厘米见方的铅字,他心中暗暗地想:看来对付你光用力气还不行,还得想办法使点巧劲!

他是个聪明肯干又善于动脑筋的人,在铅字上“掘”了不久,渐渐摸到了铅字体的一些习性。他发现,铅字表面看上去很硬,但在用力的同时稍加点巧劲,它又似乎变软许多。

他文化程度不高,小学还没有毕业。但他对报馆召集练习生上的语文、算数、书法、英语等文化课程,是一课也不会落的。

一天半夜,他抱着莫大的好奇心来到排字车间,看见排字工人从上班一刻起,即投入紧张的排字、拼板工作,穿梭在橘黄色电灯下的一排排字架之间,稿件的折叠声和铅字轻微的撞击声,如蚕食桑叶,那是一种格外悦耳的音乐节奏。他被这严肃、紧张的工作氛围深深打动了。

“光成天在铅字上 ‘掘’ 坑有什么意思!”他想,我何不照字架上的老宋体铅字,来练练“横、竖、撇、捺、点、挑、勾”等基本笔画呢?他暗暗向自己提出了挑战。

于是,横、竖从刻不直到拉直,撇、捺从刻得不像到像,点、挑、勾从挑不起到挑起;笔画学会了,就再练习如何将它们布局在字里,如何摆放得更合理、好看。就这样,铺在他刻字台上厚厚的白报纸,堆满了铅字碎屑,弄脏了,被他揭去了一张又一张。半年之后,刻老宋体字终于一点点被他掌握了。

一天午后,师父突然出现在他的刻字台旁,拿起他摆放在桌上的铅字,仔细地看了又看,说:“行,从明天起你就跟我上夜班吧!”

这就等于宣布他可以加入刻字工的行列,成为一名正式的刻字工了!这年他才刚跨入16岁。

后来,他在熟练掌握宋体刻字的基础上,又先后掌握了黑体、楷体、仿宋体等四种字体刻字技术,成了一名全能刻字工人。

恍若隔世的印报方式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求“安分”于现状的人,常常自问:“我的能力到底有多强?”经过一次次失败、挫折,4个繁体“龟”还是被他刻成功了

但是他对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求“安分”于现状的人。他常常掂量着问自己:“我的能力到底有多强,本事到底有多大?能用什么来考量一下自己?”他常独自暗忖。

1953年3月5日,一位国外的革命领袖逝世,哀思之余,他突发奇想:革命伟人干的都是大事业,我是个小小刻字工,干不了大事业,但在做小事上,我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呢?

他顺手将手边的《新华字典》打开,从前面翻到后面,字的笔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翻阅到一个繁体的“龙”字时,他忽然停住了。心想:这个繁体“龙”字笔画虽多,但我能不能在一只六号铅字上(横截面积如一根火柴棒大小),刻上4个繁体“龙”字,用它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本事和能力?那时候年纪轻,眼力也确实好,不用放大镜,他仅用半天工夫就刻成了,用牙刷刷干净铅字上的碎屑,打印出来一看:4个繁体“龙”字,赫然在目,相当清晰。成功啦!

次日,他拿着这只六号铅字,反复揣摩,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但是这种成就感带给他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发现,“龙”字笔画虽然多,但大多数是横画,其他笔画太少,没有代表性,不稀奇,算不上真本事!

他又重新打开《新华字典》,开始对繁体的“龟”字打起主意。他发现“龟”字里面,横、竖、点、撇、勾等基本笔画都有,比繁体“龙”字更有代表性。于是他又重新操刀,向4个繁体“龟”字进军。

毕竟是在2至3毫米见方的铅字上刻字啊,难度可想而知。但他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经过一次次失败、挫折,4个繁体“龟”还是被他刻成功了!他认为这才体现了他当前的功力和本事,此时,他才真正坦然地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迅速读稿找铅字,甚至是“盲”找铅字,曾是排字工人技术一绝

众人的眼光是敏锐的,一致称赞小姚的那幅标题字“秀气,大方,新颖!”“是做标题最好不过的字体”……他们称它为“姚体”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印刷字库里仅有宋体、黑体、楷体和仿宋体四种字体,且多是方体字,品种单一,远远满足不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业蓬勃发展的需求。新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新字体来装饰美化版面,丰富文化生活。

1958年初,各行各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他那份“从不安分的心”,重新又开始寻觅、躁动起来。

有一天,他随意拿来几只老宋体字玩味、揣摩,偶尔用放大镜一看,发现这些字竖画的右肩是圆的,而横画的起笔处则是斜的、方的,且呈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这同他平时操练的书法运笔多么相似啊!这些奇特的发现,让他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是啊,自己天天都在同汉字打交道,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这些字有什么奥妙,早已习以为常,现在感觉到这里面似乎有文章好做。此后,除了上中夜班时完成必要的刻字任务外,研究和思考各种字体的特性和规律,几乎就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全部内容。

车间一隅,玻璃窗下那张小小的刻字桌旁,不论白天黑夜,不论车间里有人还是没人,都有一个瘦削高挑的小伙,面前摆放着各种字体样本,埋头在一盏橘黄色台灯下,不停地刻字。他刻刻看看,看看刻刻,反复揣摩各种字体让人喜爱的缘由:楷体字在于它的柔和,仿宋体在于它的秀丽,黑体字在于它的浓重,而最古老的老宋体,笔迹又是那么的刚劲挺拔。各种字体,尽显各自的艺术魅力。

他又想:那我能不能也来创造一种新的字体?老宋体横画右端的三角能不能去掉?竖画右肩的圆肩改成方肩,给人的感觉又如何?以往方形的字体能不能改成长方形?

尽管废寝忘食地思考研究很辛苦,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兴趣所致,不过是自己刻刻玩玩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

转眼半年多过去。有一次,他路过厂部办公室门口,刚从外地参观学习回来的胡子衡厂长对他说:“小姚,兄弟省市报刊印刷厂都在搞字体创新,我们能不能也搞一些新的字体啊?”他犹豫了一会儿,回答说:“我早先也搞了几个新型字体,不过还不知道行不行?”“你快去拿来给我看看!”

用铅字排每一行,‍是那样精细的技术活

他连忙奔到排字车间,将散落在抽屉里的几个铅字拿去给厂长看。谁知这一看,厂长办公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在座的几位正、副厂长们都围过来,一致说:“好!好!”排字车间主任立即接到了指令——“叫小姚马上刻一幅标题字出来,明天就贴到‘贴报栏’里,广泛征求编辑、记者们的意见!”

报社二楼过道处的“布告栏”,是每天报社上下班人员必经之地。这天,“布告栏”贴出的不是公告,却是两大幅标题字,并要求大家评论:一条是小姚的,另一条是在他的要求下,请另一位刻字老师傅刻的。

众人的眼光是敏锐的,一致称赞小姚的那幅标题字“秀气,大方,新颖!”“既有创新,也有继承!”“是做标题最好不过的字体”……

一炮打响!

用什么来命名这幅字体呢?一次职工大会上,胡子衡厂长激动地说:“在我国古代书法家中,颜真卿有‘颜体’,柳公权有‘柳体’,如今我们的青年职工姚志良发明创造了新的字体,为什么不能称它做‘姚体’呢?!”

那年他才27岁!

姚志良与他身后的“姚体”字

1958年10月1日,《解放日报》 第六、七、十、十一版等多处版面上,姚体字以鲜艳的套红呈现,不少读者惊呼:“奇迹!奇迹!”

“姚体”字问世后,在上海报刊印刷界引起轰动,并迅速由华东各省市报刊,扩展至全国各省市报刊印刷界。

在“姚体”字的启迪下,印刷字体先后又出现了长黑体、长宋体、扁黑体、扁宋体和隶体等许多新颖的变形字体,使我国印刷字体改革创新走上了繁华兴盛之路。

时光荏苒。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打开电脑中文字库,“小姚体”总会在那里闪闪发光,吸引人们点击、敲键……

“姚体”字发明人姚志良,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每当回忆往事,总是举起他那不停颤抖着的手说:

“我的一生知足矣!我的一生活得值了!要知道,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刻字工人……”

是啊,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刻字工人”,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从他身上,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人生价值,有了生动的诠释。他发明创造的“姚体”,仍将流传于世,尽管享受着他奉献的人,绝大多数并不了解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