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赴美IPO:钱快烧完,亟待上市续命?

当地时间4月22日,瑞幸咖啡在美提交IPO招股书,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K”,计划募资最多1亿美元。不过就在4天前,瑞幸才刚刚获得贝莱德集团领投的1.5亿美元B+轮融资。

作者:紫金财经

2017年10月第一家门店开业,2019年4月宣布IPO,短短一年半时间,瑞幸咖啡即将赴美IPO了。

当地时间4月22日,瑞幸咖啡在美提交IPO招股书,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K”,计划募资最多1亿美元。不过就在4天前,瑞幸才刚刚获得贝莱德集团领投的1.5亿美元B+轮融资。

据瑞幸招股书显示,2019年1季度,瑞幸咖啡净亏损5.52亿元;2018年全年,瑞幸咖啡的营收为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及天使投资人的净亏损达31.90亿元。再不寻求上市,瑞幸可能真的“活不起”了?

累计亏损22亿 瑞幸钱不够烧了?

从招股书中,可以一窥瑞幸咖啡成立一年多以来的“烧钱”程度。

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净亏损为人民币5.518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322亿元。2018年瑞幸咖啡净亏损为人民币16.192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5640万元。

也就是说,刚刚起步不到两年的瑞幸咖啡,亏损额已超过22亿。

与烧钱速度相匹配的是瑞幸咖啡令人咋舌的扩张速度——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门店总量为2370家,其中包括2163家提取门店、109家休息门店、以及98家送餐厨房。

同时,瑞幸咖啡第一季度交易客户累计数量为1687万人,2018年客户复购率为54%。如此扩张之下,瑞幸咖啡亟需大量资金的补充。

瑞幸在疯狂扩张之时,其运营的硬性成本却高居。2019年第一季度,其制作咖啡的材料费和店面租赁运营费用就高达5.37亿元,超过了其营收。与此同时,再加上营销成本、一般和行政成本以及仓储等硬性成本,瑞幸就出现了巨亏。而在招股书中,瑞幸也并未给出盈利预期,只是称“自我们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净亏损,未来我们可能继续遭受重大净亏损”。

按照第一季度亏损5.5亿元计算,瑞幸账上的现金也就够亏两个季度的。再加上瑞幸一年内的债务等,不融资的话,其账上的现金还不够烧半年。或许,这才是瑞幸着急上市的原因。

招股书显示,为了支持此前的疯狂扩张阶段,瑞幸2018年在营运活动上净支出了13亿元人民币现金;在通过不同属性的融资获得了新资金后,仅在2019第一季度,瑞幸就又花掉了6.3亿元人民币现金。

如果瑞幸本轮无法顺利上市的话,不仅接下来对债务方的偿付能力将受到巨大打击,并且公司很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健康的增长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初,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动产抵押信息。抵押权人为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被担保债权数额为4500万元。瑞幸的动产抵押物均为咖啡机、奶箱、粉仓,物品所属地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门店。这一举动引起市场关注,有网友质疑称:瑞幸是不是没钱了?

瑞幸随后回应称,这是一笔常规的设备融资租赁,符合瑞幸轻资产运营的大思路。通过设备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可以保证瑞幸资产价值最大化。

瑞幸获星巴克二股东“输血”

自成立以来,瑞幸咖啡已获得多轮融资,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轮融资基础上,额外获得共计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新投资,投后估值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

其中星巴克的第二大股东:贝莱德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8.4亿元),引发业内关注。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贝莱德持有近8200万股星巴克的股票,目前是星巴克第二大股东(6.58%),也是最大的主动投资人。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瑞幸咖啡正在寻求赴美上市,而来自美国顶尖投资机构的入局,将在这一道路上提供有力帮助。

但大家没想到,仅仅4天后瑞幸咖啡就提交招股说明书了。这对于瑞幸来说,无疑是一笔“救命钱”。

业内分析称,和已经趋于饱和的美国咖啡市场不同,中国的咖啡市场存在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足以容纳下除了星巴克以外的另一家连锁咖啡企业。

然而,获得投资后,摆在瑞幸咖啡面前的依然是在快速扩张下的品质管控、门店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在运营上花更大的精力。截止4月15日,瑞幸咖啡在全国已入驻40城市。

瑞幸靠什么和星巴克“刚”?

谈及瑞幸咖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开店速度之快。

2017年成立,瑞幸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在中国22个城市开了2073家门店。在2019年的战略沟通会上,瑞幸CEO钱治亚宣布2019年的“小目标”,2019年瑞幸咖啡计划再开出2500家门店。到2019年年底,将总门店数量提升至4500家。不仅如此,瑞幸要在门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成为第一咖啡品牌。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瑞幸真正该对标的不是星巴克而是7-11和全家便利店里的咖啡。

“从选址、定价到产品设置,瑞幸和星巴克的重合度很高,二者的客群相似,但消费场景有根本不同。”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表示。星巴克注重打造第三空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商务交流等空间和咖啡文化体验,其咖啡价格的高附加值也在于此。瑞幸在于“去场景化”,在哪喝不重要,重要的是咖啡产品本身。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瑞幸咖啡走的是跟星巴克不同的发展方向。星巴克最出名的是线下门店所提供的氛围,更加注重实体店所带来的收益。而瑞幸咖啡走的是互联网之路,与其说是瑞幸在做咖啡 ,不如说是在做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的外送业务发展也相当迅猛。2018年8月,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开展“专星送”外卖业务。年底,在两年一次的投资者日上,星巴克就宣布经过4个月发展,“专星送”业务已覆盖国内30个城市2000家门店,并将借鉴和饿了么的合作经验在其全球门店推广。

“随着星巴克、COSTA等传统咖啡加大新零售转型,与阿里、美团、腾讯的合作进一步深入,瑞幸咖啡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上述人士分析称。

除此之外,瑞幸咖啡的口感和质量也饱受质疑,有消费者表示,“星巴克的口感甩了瑞幸好几条街。”

在今年1月3日的瑞幸咖啡2019年战略沟通会上,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杨飞表示,瑞幸3到5年内还会持续补贴。并表示,瑞幸咖啡不会因补贴烧钱导致资金链断掉。

面对咖啡市场巨大的红利,瑞幸的做法是否“急功近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瑞幸咖啡的出现对于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好事,更为低价的门槛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咖啡,从而培养中国的咖啡消费习惯。但这个过程需要多久,瑞幸能走多远,目前尚未可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