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任3》到《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抓住了小镇青年就抓住了

“小镇青年电影”越来越多是一件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吗?

这一周,全世界产生眼泪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中国的电影院了,那是哭成一片啊……

这部打着“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招牌的所谓“年度最催泪爱情片”,从抖音到豆瓣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抖音小姐姐们哭着安利的感人爱情片在豆瓣是评分仅4.9狗血烂片,在某些影评人看来:比悲伤更悲伤的事,不是男主女主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这样一部老套的狗血电影居然很有可能票房破十亿……

“纸巾大法好”,《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成最大黑马

3月档期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其实算个冷门档期,没有好莱坞大片,也没有流量明星压阵,相对冷门的获奖文艺片与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纷纷选择了这时上映,但没想到就在这个不被看好的档期竟然诞生了一部票房破6亿的绝对黑马——《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这部电影改编自韩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阵容里没有什么流量明星,除了陈意涵因为某综艺节目在内地观众心目中刷过一波存在感外,男主男二都是小透明,据说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为3000万,没想到却在冷门档期赚了个满钵。

“悲伤”在上映首日被《惊奇队长》压了一头,但从第二天起便开启了票房收割模式,连续7天摘得单日票房冠军,其中甚至有单日破亿的好成绩,根据猫眼票房预测,这部电影的总票房极有可能突破10亿。

从电影本身的题材和类型来看,的确是女生爱看,而且看了会哭的那种。男主得了绝症,所以虽然深爱女主但俩人同居不交往,还主动撮合女主和男二,堪称在线比惨大赛,电影院、抖音、朋友圈哭作一团……

但和令人羡慕的票房佳绩相比,电影的评分则低的可怜,截至目前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仅4.9,超过50%的观众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数,大家吐槽起来也很卖力:“在我看来,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就是掏钱看了这部电影”,“这种石器时代的狗血爱情故事还要提醒人带纸巾?是得带,我好几次被老套桥段弄得眼泪笑出来了……”,甚至成为了堪比“微信好友含咪量”的全新好友“筛查标准”。

从“前任3”到“悲伤”,小镇青年成票房主力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从故事内核到走红路径,其实有点似曾相识。

2017年票房19亿的《前任3》,2018年票房13亿的《后来的我们》似乎也都是一种模式,讲述的都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爱情故事,剧情简单叙事浅白,非常容易调动观影者的情绪。除此之外,电影的火爆过程似乎也都有短视频/社交网站的助力。

想当初《前任3》热映期间,打开短视频APP不是插曲《说散就散》和《体面》,就是女主哭着吃芒果的小片段,基本上与现状打开抖音满屏都是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哭晕的痴男怨女……这些短视频的营销方式,最直接地覆盖到了影片的目标观影人群,并且让他们参与到了内容营销的过程中,堪称最省钱也最高效的营销了。

除了这些显性原因,仔细分析票房相关数据发现,三部电影的观影人群高度重合,也就是传说中的“小镇青年”。

根据猫眼数据,《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观众中,有19.67%的人买过《后来的我们》,13.46%的人买过《前任3》,对比三部电影各自的观众画像结果更为直观,如果我不对这些图标进行标注,你可能以为他们说得都是同一部电影。

对于这一观影群体,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喜欢这些电影的人在20-30岁之间,大部分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教育程度为本科以下,大家习惯称呼他们为“小镇青年”。而被他们所钟爱的电影则被称为“小镇青年电影”。

“小镇青年”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词,但是“小镇青年电影”在不少影评中却沾染了不少感情色彩,有人将“小镇青年电影”的火爆视作国人电影审美的退步,也有人说是这才是未来电影的发展趋势,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分化明显,这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在线票务网站的崛起与经济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国人一种低廉的日常娱乐消费,比起一线城市面对高房价、承受高压工作压力的都市白领们,小镇青年才是电影市场真正的主力群体。

三四线城市房价不贵,压力不大,生活节奏缓慢,他们有更多的钱与时间去进行这些文化娱乐消费,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局大票仓,没有一个制片方忍心放弃。

“小镇青年电影”越来越多是一件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吗?也许吧,但在电影商业化的浪潮中,很多事是无法违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