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要让读者看到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

应对重大新闻事件 要让读者看到身在其中受到影响的人

编者按:近日,《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CharlesHutzler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大家进行了一次国际新闻报道前沿讲座。讲座内容由公众号RUC新闻坊做了整理,并发布文章《<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数字时代如何报道重大新闻?》。

文章称,CharlesHutzler从自己在中国2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入手,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数字时代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经验。他表示,媒体在应对重大新闻事件时,首先应该抓住机会,也就是抓住公众的注意力(capitalizeontheattention),我们需要关心公众此时此刻最关心的是什么,比如国外的读者就会关心中国股市震荡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其次,我们需要细致地解剖这件大事,从小角度入手观察(theworldinagrainofsand);另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要让读者看到身在其中受到影响的人(humanface)。

以下为正文:

使用不同平台实时更新新闻内容,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马航370失踪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要怎样做好报道呢?”

Hutzler回忆起2014年马航370失踪时的情况。当时,一切讯息都处于变化的、未知的状态,为了做好这次报道,《华尔街日报》组织了很多具有各领域专业知识的记者,实时追踪事件的进展。

“《华尔街日报》当时使用了‘博客直播’(liveblog)技术来对此事进行报道。这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进行实时报道的工具,能保持新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不断更新。我们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都放在liveblog上,这非常适合那些想知道最新讯息的读者。”

事实上,无论何时得到了与此有关的新闻信息,《华尔街日报》都会在不同类别的平台上报道。对于用户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飞机失踪事件,它还涉及国际关系、恐怖主义、飞机制造、自然灾害、投资风险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阅读新闻报道的客户会去看《华尔街日报》的新闻专线(newswire),较长的分析报道会出现在网站上,此外,密切关注事件进展的读者还可以阅读《华尔街日报》的博客。

“对于北京分社的我们来说,飞机上的150多名中国乘客是我们的重点报道对象。他们的家人也寄希望于媒体帮他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引起政府的重视。但采访和报道乘客的家人也有很大困难,我们需要想尽办法联系到乘客的家人朋友。这时,我们最常用的就是领英(Linkedin),用这种社交平台来搜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而即使能够联系到乘客家人进行采访,记者的采访请求也很容易被拒绝。Hutzler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美国一个地方媒体工作时的经历。

在费城郊区,一位男士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工作的兄弟被绑架了,这位男士每天都会用一块巨大的牌子标注他的兄弟“被绑架了几天”。而因为记者的介入,“整个社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电视演播室,”他比喻到,“当时我试图采访他们的邻居获得一些信息,但他却一句话都不愿意跟我说,因为他不想谈论邻居家的悲剧。”

因此,Hutzler强调说,当记者走进这些家庭时,一定要记住的就是敏感和尊重(besensitiveandrespectful)。“你需要非常小心地提问,也必须仔细耐心地解释清楚,你到底是谁,你为什么想和他们交谈,他们的故事为何重要。”

Hutzler表示,在进行这次采访时,他们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就设计了一个新栏目,乘客家人可以自愿在上面分享自己与亲人的图片和信息,并与其他家庭进行交流。“对于有些家庭来说,述说痛苦也是一种排解痛苦的方式,尤其是当对方是陌生人时,这种表达会更加舒适,这对于记者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

“但作为记者,我们必须告诉他们我们是谁,我们不能以别的方式与他们交谈,但却不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记者,我们的交谈是有目的的。”

怎样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解读中国?

“相比于美国、欧洲的同事来说,我的工作是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读者们解释,中国到底是怎样的,比如说,两会是什么?中国经济下行又会有什么影响?”

Hutzler以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中《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为例解释,媒体应该如何处理重大新闻事件。

在第一阶段,读者希望知道的是,中国的经济到底在发生什么,各种错综复杂的信号到底代表了什么,中国又会做出怎样的政策反应?

“因此在报道时,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中国经济下行有哪些相关者?在经济层面,它意味着数万亿的损失,在政治层面,它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遇到的困境,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梦想的破灭。而在第二阶段,我们需要知道,这次经济下行有何不同?它带来了哪些意料之外的影响?有什么全球性的后果?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转折点?”

Hutzler先生打趣到,就拿股市震荡来说,并不是每个股民都理解中国的股灾,“我的上海同事遇到一位刚刚从理发店出来的女士,她正打算去买股票,因为理发师告诉她,咱们现在是大牛市。”

媒体在应对重大新闻事件时,首先应该抓住机会,也就是抓住公众的注意力(capitalizeontheattention),我们需要关心公众此时此刻最关心的是什么,比如国外的读者就会关心中国股市震荡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其次,我们需要细致地解剖这件大事,从小角度入手观察(theworldinagrainofsand);另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要让读者看到身在其中受到影响的人(humanface)。”

《华尔街日报》对中国股市震荡的报道截图

未来的新闻业需要拥有多种技能的记者

“在曾经的一次采访中,我耳朵后夹着电话,膝盖上放着笔记本电脑,同时在用卫星电话进行新闻播报。”

Hutzler于1995年来到中国,曾在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工作,而这正是科技革命席卷美国媒体的时代,他认为,科技与新闻行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美联社1848年建立的时候,电报正在改变人们的通讯方式,也改变了新闻行业,它让世界各地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而事实上,长期以来,科技一直在改变着新闻业。”

Hutzler说,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非常之快,新闻发布与传播的平台也越来越多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了解世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管科技如何改变新闻业,准确、公正、不偏不倚仍然是新闻报道的准则。但与此同时,新闻记者也要适应科技给新闻业带来的冲击。

“如果在座的各位将来要从事新闻行业,那么有两个品质必须具备,一要适应能力强(beadaptable),二要成为拥有多种技能的记者(multi-skilledreporters)。”

Hutzler比较了自己工作过的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二者在媒介定位和报道侧重点上都有较大不同,例如美联社是面向媒体售卖新闻资讯的(businesstobusiness),其用户定位是全体民众(massaudience),而《华尔街日报》则直接面对用户(directtoaudience),但用户定位是商业精英(eliteaudience&businessreaders)。

“然而,两大媒体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Hutzler对未来新闻从业者的科技使用能力很有信心,他认为年轻人“天生就懂得使用科技”(nativetotechnology),他们从小就学会了使用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懂得摄影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传播讯息,而这些都是能够用来报道新闻的技巧。

“所以,今后的新闻工作者,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使用新科技和新平台,以适应节奏非常快的新闻工作。”(来源: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